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滙豐受惠息口維持高企
  • 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落戶香港
  • 旅客:入區體驗好 冀更熱情好客
  • 美聯儲五月議息會議關注點
  • 珠海島遊資源值得澳琴珠深究共享
  • 巴菲特:買股票要看成投資公司
  • 學者:通過比賽展覽打造知名度
  • 美減息預期升溫 港股料續升
  • 中銀中小企:提供國際化教育
  • 生產力:AI分析學習 針對性指導
  • 教育中心冀打響品牌 再闖灣區
  • 青企:進軍灣區 橫琴作起點
  • (一家之言)做好琴澳聯遊 迎政策機遇
  • 天雨影響 商戶生意不似預期
  • 旅業:今“團進團出”後市樂觀
  • 寄養家庭獎勵金最高增至萬三
  • 財爺:經濟保持增長勢頭
  • “五一”首四天67萬內地客訪港
  • 二元乘車計劃年內完成檢討
  • 孫子兵法營銷戰 地形篇

內地信貸短期波動後 仍具動力

2023-09-12 06:35

    金融數據回暖

    內地信貸短期波動後   仍具動力

    【中新社北京十一日電】中國央行十一日公佈最新金融數據:八月份,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八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32.28萬億元,同比增11.1%。分析認為,中國貸款增速總體平穩、邊際回暖,短期波動後信貸動力仍強。

    隨着近期政策密集出台,在七月單月金融數據走弱後,業內普遍認為八月或迎來回暖。最新數據符合這一判斷。政策效應顯現同時,亦折射市場預期和情緒改善。

    一味追求單月信貸同比多增並不切實際。有業內資深專家用“爬坡”來解釋貸款增長,“前面跑得過快,就要一定喘息時間以恢復體力繼續向上爬”,信貸增長亦如是。一方面,要留足時間消化前期增量;另一方面,越往上必然“坡陡步艱”,需要“蹄疾步穩”,維持有序節奏才可持續“勇攀高峰”。回看上半年,M2同比增速高於名義GDP增速5.8個百分點,八月末貨幣供給同比增速不算慢,信貸持續增長或導致債務持續積累,不利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也容易埋下金融風險隱患。

    存量貸款流向民企

    與財政支出不同,貨幣投放後並不會消失,會形成存量積累繼續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作用。當前存量貨幣信貸池子已然不小,在增量平穩下,更應關注龐大的存量貸款如何發揮作用。從這一角度切入,今年來亮點不少。例如,存量貸款利率方面,今年以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持續下行,不僅新發放貸款可享受政策紅利,存量貸款和續放貸款資金成本也會降低。

    信貸總量增長平穩,具體流向成為另一大看點。從信貸結構分析,資源正流向那些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實體領域。

    其一,為民營小微企業“療傷”。不少民營小微企業穿越疫情“生死線”後元氣仍不足,需要“輸血”扶持。剛過去的八月,央行專門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工作推進會。一段時間以來,從大力拓展小微企業首貸戶以及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業務,到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農支小再貸款等陸續落地生效,央行多項部署均有助為民營小微企業減輕負擔、紓困解難。

    民企貸款增六萬億

    其二,為經濟恢復增“內力”。科技創新、綠色低碳、製造業等重點領域迸發的內生動能,已成中國經濟恢復關鍵力量。適應這些發展需要,央行推出創新創業金融債、科創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支持科技企業和製造業龍頭企業,明確科技創新再貸款存量資金可展期發揮作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擴圍至部分外資銀行、地方法人銀行。這些措施均指向支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數字亦清晰折射上述趨勢。今年一至七月,民企貸款新增5.9萬億元,同比多增1.8萬億元。普惠小微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同比增速分別連續四年高於20%、連續三年高於25%。綠色貸款中投向具有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佔2/3。

    進入九月,第三季中國經濟大考臨近“交卷”。業內預計,下一步貨幣政策結構支持料更聚焦重點,講究“出手準”。

    解決不敢貸不願貸

    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總量是夠的,未來結構性工具運用既要考慮經濟運行中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又要權衡金融機構對特定領域金融服務的意願和能力,解決好不敢貸不願貸不能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