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原創IP亮相港國際授權展
  • 相約荔枝碗活動受歡迎
  • 圖書館周感受閱讀樂趣
  • 學者探討華文旅遊文學發展
  • 旅局新加坡路展拓東南亞市場
  • 聆聽教益
  • 坊會冀草堆街增交通指示
  • 建築工程界訪黔體會國家進步
  • 居雅再“甩皮”促正視
  • 團體籲筷子基北灣按時完工
  • 坊會盼動工拆沙梨頭危樓
  • 工聯:促正視氣候變化影響僱員
  • 新中圖基礎工程造價近七千萬
  • 沙梨頭殘危樓拆卸獲批
  • 路氹演練車禍塌方救援順利
  • 外交公署:為澳築堅固“領保長城”
  • 泉港副書記訪福建同鄉會
  • 閱讀日創作賽六十五作品獲獎
  • 妥善貯存護食安
  • 梁族聯誼會誕新閣續團結

拱關截非法外來物種456種次

2023-09-22 06:35


    嚴防“偷渡者”  織緊國門生物安全防線

    拱關截非法外來物種456種次

    【本報消息】活體長戟大兜蟲、藍舌石龍子、側身地蟹……區別於貓狗等傳統寵物,“異寵”種類繁多,呈現多樣性、個性化的特徵。外來物種一旦“偷渡入境”,會因缺乏天敵而擴散、定殖,搶佔本土動植物生存空間,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今年以來,隨着跨境商務、旅遊等貿易、人員交流加快復甦,防範外來物種入侵風險更為重要。拱北海關多措並舉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線,今年一至八月,在非貿渠道截獲非法走私“異寵”等外來物種四百五十六種次,同比增長七倍多,截獲種次數約佔全國該渠道的三分之一。

    影響種群生態平衡

    五月五日,拱北海關所屬閘口海關查獲十五隻活體巨型扁鍬甲,其中十四隻為蘇門答臘巨扁鍬,一隻為巴拉望巨扁鍬。這些甲蟲被一男子放在隨身攜帶的行李中,在拱北口岸進境時未向海關申報。

    近年來,國內不少青年人受這種文化影響,採取網上訂購、拍賣的形式,從境外購入甲蟲。“這些甲蟲往往在我國本土並無分佈,為外來物種,在我國的生態食物鏈中,存在與本土種類競爭、影響物種種群和生態平衡等潛在風險,並且其本身具有的攻擊性也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拱北海關動植檢處植物檢疫科科長石振介紹說。

    近期,在推進“國門綠盾”、打擊“異寵”專項行動的基礎上,拱北海關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嚴防外來物種入侵專項行動,打造“風險+現場+緝私”立體防控格局,有效提升打擊成果。今年以來,拱北海關已在拱北、大橋、橫琴、青茂等多個口岸旅檢渠道截獲赫爾曼陸龜、側身地蟹、巴西刺蓋魚等一百六十多個物種種類,立案偵辦外來物種入侵及“異寵”類刑事案件四起。在旅檢渠道截獲禁止進境物近一萬八千批次,檢出有害生物約二萬餘種次,同比增長近一點五倍。

    智慧海關科普教育

    七月三十日、八月九日,旅客遊某、黃某分別攜帶一個體積較大的黑色挎包經拱北口岸旅檢大廳海關“無申報通道”進境,企圖逃避X光機行李檢查。經截查,該關關員從攜帶的背包、挎包內發現由棉布包裹、碼放整齊的四種鸚鵡蛋,數量共計二百七十枚。

    拱北海關扎實推進“智慧海關”建設,進一步提高一線口岸查發能力,今年以來,共收集整理十餘種常見“異寵”CT圖像,採集製圖二百六十多幅,涉及多種涉瀕危物種。同時,在國內率先應用DNA條形碼技術開展甄別鑒定,並通過DNA條形碼、物種特異性實時螢光PCR方法等分子生物學技術,提高疑難樣品鑒定的準確性,最快半天內即可完成檢測。

    “這個是非洲大蝸牛,下完雨就常在路邊看到。”“原來我們常吃的小龍蝦、牛蛙也是外來的呀。”日前,四十餘名港澳青少年學生及家長走進拱北海關所屬中山港海關“青籬”國門生物安全教育基地,開展研學活動。“青籬”寓意“綠色長城”,象徵着守護國門生物安全。“青籬”基地建成以來,已累計接待一百餘批次逾萬人。這是該關通過教育科普不斷提升公眾國門生物安全意識的一個縮影。

    (李曉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