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私家車台山撞毀鐵欄遁 警兜截拘酒駕男
  • 筷子基北灣泵站箱涵渠二期工程下周六動工
  • 塔石停車場汽車疑冒煙
  • 歐盟撥十二億歐元研雲計算邊緣計算技術
  • 裝修建材商戶險墮墊支訂貨騙局 警籲提防
  • 穗海關截十八噸偽瞞報食品
  • 美副將下周一起分三階段重鋪 夜施工日通車
  • 本地男投資數字貨幣被騙三萬
  • 男莊荷涉醉駕追尾私家車法辦
  • 六旬漢涉巴士拾手機據己有法辦
  • 《盛世蓮花》完成翻新重開
  • 國際海事會展滬舉辦
  • 王毅布林肯通電話:落實兩國元首共識 改善中美關係
  • 國產超算系統“天河星逸”穗發佈
  • 美高梅藝術座談會探發展新趨勢
  • 社局料長者公寓首階段超額申請 爭取明年五月前審批
  • 社局:托所幼兒死亡案報告已轉交警方
  • 女子身藏六活蛇福田口岸被截
  • 珠疾控:流感活躍 部分患者多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感染
  • 澳娛綜合網球互動營 李娜分享成長故事

林宇滔倡澳建土地儲備制度

2023-09-27 22:18


【澳門日報消息】買樓除要考慮價錢,對於現在購買經屋的人來說,還要考慮多一層,就是不知道上樓前會否再有新入息及資產標準出現,以至等了多時才被踢出隊?議員林宇滔表示,不少現有申請者對政府做法大嘆無奈,質疑政府“搬龍門”及政策是否真正為民。 今日新城A區經屋再開新開隊,但A區2019、2021年的兩期經屋申請仍未公佈售價,最長已經等約四年時間。林宇滔表示,不少申請者向其反映非常無奈,經屋限制多,最新一期更姓“經”(購買者只可以購入價回售房屋局),面對近期樓價下調,“唔知買私樓定係等經屋好?” 林宇滔稱,買樓關乎人生重要決擇,樓價是最關鍵,買樓人士一早要準備首期、貸款,政府卻“拖咗咁耐”,售價如此不透明甚至不如地產發展商。“樓花法”已有清晰標準,起好地基便可申請出售許可開賣,“(私人)一手樓都知道售價,點可能政府樓到而家都唔公佈?” 2020年生效的新經屋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上樓前要按最新的入息及資產淨值上限作審查。最近政府下調經屋申請人入息上限約7%、資產淨值上限約10%,2021年的經屋申請者,或因新調整而被踢出隊。 林宇滔表示,申請人即使申請一刻符合資格,但難保上樓前再有新入息及資產標準出現,“我都好認同有啲申請者講,呢個龍門係政府隨意搬”。此舉不單違反澳門法律不溯及既往的法律原則,如此令申請人無法預計的操作,實有玩弄申請者之嫌。 他表示,2019年的經屋有十六年禁售期,2021年的經屋“姓經”,先將經屋夾屋化,再將夾屋經屋化,公屋政策越改越複雜、越來越不穩定,政府透過行政手段壓抑居民購買經屋的意慾,“澳門經屋夾屋政策到底是否為民?我想公眾自有定論”。 今屆政府提出五個置業階梯,林宇滔形容實際運作是五個“固化階層”,加上本澳長期缺乏整體房屋規劃,公屋私樓均供應均毫無整體中長期規劃可言,政府拍賣兩幅住宅地,一幅流標、一幅只收到一份標書,反應慘淡,原因是發展商也未看透後市發展,“作為商界,經屋夾屋呎價幾多完全唔知,私樓點樣定價?需求點樣估計?市場根本不可預計!”,“佢哋用實際行動話畀我哋聽,我哋房屋供應政策失敗”。 他主張,澳門要建立土地儲備制度,定期的土地拍賣時間表,正如經屋要有恆常排隊,而非“鐘意幾時攞一兩塊地出嚟拍賣就攞”。無論是對經屋或私人樓宇,政府的公共政策原則或目標,是要令未來可以預期,才能令樓市健康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