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靜雞雞諮詢?「生態島」環評首次公示倒數中 海豚保育團體促一人一信叫停項目
  • 6百元醫療券下月1日起使用 範圍擴至深合區
  • 解決「租霸」問題 特區政府擬引入較簡便勒遷程序 遲交租金達5個月便可啟動
  • 6月18日至7月2日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報名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 按季下跌0.2% 收入中位數按季升5百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 今早清晨湖畔大廈火警 疑電線短路引致 150人須疏散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特約刊登】用電腦看花園——專訪《澳門點雲花園》創作者Clement Valla

2023-10-13 00:15

只見益隆炮竹廠的大樹下,架起了兩個led大屏幕。朦朧的數位影像與旁邊觸手可及的老樹,在虛與實之間,呈現出受澳門歷史啟發的視覺故事。這個作品名為《澳門點雲花園》,是美籍法裔藝術家clement valla的最新作品,也是「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的六件公共藝術作品之一。曾為作品資料蒐集而走訪澳門山林綠地的valla表示,希望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與觀眾交流對澳門的想法。「不是把法國或美國的『花園』帶到澳門,而是將以一個外人的身份,將我在澳門看到的植物、花園,再反饋給澳門,我想這會是有趣的。」

觸不到的花園

《澳門點雲花園》由美籍法裔藝術家clement valla創作,由澳門策展人林小雯策劃,是valla的新媒體創作《點雲花園》系列的延續,將於2023年10月14日至12月10日於氹仔益隆炮竹廠舊址展出。所謂「點雲」(point cloud),其實是一組組呈現三維座標(俗稱xyz軸)的數據,把數據連接後即可呈現物體的外觀,乃至顏色。valla透過有關技術,捕捉了澳門不同花園和植物的影像,並運用算法和軟件重新呈現。

今次的作品包含兩個部分:「風之花園」(wind garden)和「透明花園」(transparent garden),分別位於益隆兩個位置。據介紹,「風之花園」由兩座立在假菩提樹間的led螢幕組成,呈現出大自然在人類眼中與透過電腦所展示的不同面貌。第二部分「透明花園」(transparent garden)則隱藏在炮竹工房間的廢置空間之內,若隱若現的熒幕影像,與茂密的秘密花園融為一體。valla刻意使用低解象度的動態影像,讓觀眾對這片朦朧發揮想像力,也希望引發觀者思考現時頻繁面對熒幕的生活,深思自身在觀看熒幕時與身處大自然時不同的情感體驗。

一個澳門的故事

事實上,今次的選址益隆炮竹廠本身也見證着澳門大自然的變遷。翻查1912年的澳門地圖,今時今日熙來攘往、四周盡是高廈與酒店的益隆,一百多年前其實位處海邊,後來因為天然堆積再加上大規模的填海,最終變成今日的陸地;到1960年代路氹連貫公路(estrada do istmo)建成後,由於水流減緩,紅樹林及泥灘慢慢在距離益隆不遠處的龍環葡韻前形成,不少候鳥也會在此歇息;然後1998年,政府決定在路氹連貫公路兩旁進行填海工程,然後變成了今天的路氹金光大道。

至於益隆,曾經這一帶有船廠,益隆本身除了是炮竹廠,也曾是農場,種有果樹與菜地,也有養雞養牛;後來,亦捲入一連串土地爭議。

益隆幾經歲月和風雨後,文化局將之修復,並於2022年12月重新對外開放。大學時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讀建築系的valla覺得,現時的益隆與外國常見的那種修葺得非常精緻的花園不同。在這裡,建築是重要組成部分,而現在又成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你彷彿能感受到這土地上經歷的一切,由一片空地,到成為炮竹廠,再到被棄置。我認為當中的介入不俗,因為它沒有真正地添加甚麼,而是透過遊徑讓人穿過。我很喜歡這些層次,也很喜歡它不過度修飾,它就像一個別樹一格的花園。」

這樣的益隆是「透明花園」的靈感來源,而「風之花園」的啟發則來自盧廉若花園、二龍喉花園、路環山林這些他於今年夏天曾到訪的地方。在valla眼中,盧廉若花園是那種經過精心修整的園林,人工地把某處的風景縮小放在花園中。「我在盧廉若花園掃描時就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把一些很小的東西變得很大,又把一些很大的東西變得很小。風之花園的靈感正是來自盧廉若花園,或應該說是澳門整體。規模這事對澳門來說很重要。賭場的規模很大,同時城市的規模很小。」而因為澳門缺少土地,於是成就出澳門獨特的風景。「大家講起澳門時,不一定會想起大自然。但我想,城市化的壓力令澳門的大自然有其獨特一面。」

與公眾的對話

過去,valla的《點雲花園》系列多以美國和法國的植物為題材,今次的《澳門點雲花園》是他首個在亞洲的「點雲作品」,也是《點雲花園》系列首次作為公共藝術呈現。他坦言自己過去的公共藝術作品不多,即使有亦未必如今次般投入許多時間認識當地。「作為以數位創作的藝術工作者,我常被誤以為只是把作品的檔案發給對方即可,不用親身到場,但其實正正相反。不是發檔案即可,而是我親身到來,親眼看看這個地方,思考這個地方,然後創作。」而雖然今次作品是以公共藝術的方式呈現,遇上的觀眾未必是特地為了解作品而來,但他希望作品以一樣的力度與所有觀眾對話。

「熒幕很搶眼球,尤其是大型的公共屏幕。澳門有很多這樣的熒幕,我現在從酒店房間的窗口望出去已能看到十多個,每一個都有畫面在動,每一個都想你看着它。既然我們這樣習慣以某種方式看着熒幕,我希望,當突然有一個是不同的時候,會讓不為作品而來的觀眾對作品有新的思考。」這刻正透過熒幕讀着文章的你,會有興趣去看看嗎?

(以上內容由策展團隊提供)

這篇文章 【特約刊登】用電腦看花園——專訪《澳門點雲花園》創作者clement valla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