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 內地首季黃金消費三百噸
  • 金價衝高 買金客少兩三成
  • 與人類智能有差距 AI“入屋”需時
  • 八大變革引領智能工廠建設
  • 修水旅遊推介 與澳客源互送
  • 賀州打造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 大健康產品整合 促琴澳旅業融合
  • 南京文旅推介 展四季風貌
  • 旅博會促逾30項目簽約
  • (一家之言)做好服務創新產品 破悶局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察看煩惱的生滅

2023-10-15 06:35


    察看煩惱的生滅

    人生在世,誰能說自己沒有半點煩惱?我們大多數人或許只是單純地想從煩惱的漩渦中逃離,但鮮有人會注意到煩惱的緣起。本書作者藤田一照作為得道名僧,試圖從佛法的角度揭示煩惱本質,提出“煩惱來自於對事物的執着”、“所有的煩惱,都是從否定而來”,即人們“對於不符合自身方便性的事實,為了自我防禦,便選擇直接否認”。作者認為,人世間的煩惱實在俯拾皆是,我們無法逃避,唯有通過刻意接近及檢視煩惱,理解原因,才能釜底抽薪、拔本塞源。

    煩惱的本體是“我”,書中談論到關於“我”的意義,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自己走過生、老、病、死的過程”。我們總相信在某個特定的場景下便能獲得幸福,努力爭取和創造更美好的條件,我們試着去改變周遭的人與事,去迎合我們理想中的幸福場景;我們渴望人生的巔峰時刻能歷久常新,渴望明日依然如故,或再續傳奇;我們設法規避生命中的衰老死亡和哀傷別離,卻認不清變幻無常原是人生的常態。所謂“緣起”,實際上是世間“所有事物都是無數條件的相互依存而處於變化,時時刻刻構成萬物,無法單獨成立,世上並不存在恆久不變的事物”,如今所看到的一切實相,也不過是“時時刻刻產生變化的暫時性姿態或表徵”,所以作者說:“想要以自我為中心度過更美好的人生,這就是煩惱的根源”,“在人生這個派對中,只要存在想要迴避或否認的人事,就無法完全享受派對的樂趣”。

    關於苦與樂,作者形象地透過簡單的數學公式,一語道破——“苦悶=痛苦×抵抗,幸福=快感÷執着”。我們作為世上萬物的一部分,世事無法盡如人意,只能承受,為此產生痛苦在所難免,但如果內心否定苦難,愈是和痛苦抵抗,便會加倍痛苦。同樣地,當我們貪圖此刻的喜悅,想要延續原有的歡愉,愈是執着快樂,幸福感便愈易流逝。作者提到:“所謂放下痛苦或快感,並不是要逃離類似的狀況,而是要避免在該狀況與自己之間,豎立無形的一道牆。我們甚至沒有發現到,自己並不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而是造成問題的一部分。”

    我們常以自身所擁有的事物多寡來定義自己的存在價值,然而,即使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東西,在慾望的驅使下,貪戀與執着讓我們仍感到無盡的空虛與失落。我們用功成名就或財富人脈來彰顯人生富足的舉措,事實上只能襯托出內心的脆弱,也徒勞無功——身外之物的光芒豈能照徹內心的黑暗?作者提出想要洞察和放下此等煩惱,唯有認清死亡,了解“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會因為死亡而變成名存實亡的狀態”。作者形容:“當生存與死亡之距離為零時,人就幾乎等於不存在的狀態”,“生老病死,最後死亡,這是恆久不變的過程。在這個當下,我存在於此,要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就是主要的課題”。如果抱着這般眼光再察看自己的人生,那麼生命中那些重要的時刻,也許不再是某一刻,而是每一刻——不再是光芒萬丈的時點,而是每個我存在於此的瞬間。

    煩惱既然由否定而來,大概唯有“接納”才是正解,即“坦然地接受不順遂的現實人生”,接納一切,如其所是。誠如作者所言:“煩惱的源頭不在他方,而是在自己的內心。”

    影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