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 AI智能客服應用 首階段支援八語
  • 講者倡善用科技 抓準客群需求
  • 宜昌參旅博會 冀與澳直航
  • 蘇率團參旅博會 推介文旅品牌
  • 休閒旅遊協會旅博會設展區
  • 旅局料“五一”酒店訂房近九成
  • 演藝之都展館開館 推特色藝文
  • 酒店協會旅博會展位 宣傳+配對
  • 旅博會開鑼 料3.7萬人次入場
  • (一家之言)青年提升技能 增擇業機會
  • 字節跳動:不賣TikTok

澳門土生在香港的發展

2023-10-15 06:35


    澳門土生在香港的發展

    雖然,澳門比香港早開埠三百多年,不少土生家族在澳門耕耘多代,但當英國管治香港的消息傳來,他們還是受到衝擊。一些葡萄牙人,特別是土生,紛紛意識到,作為華洋交往獨一無二管道的澳門,將優勢漸失。部分土生便紛紛前往一水之隔的香港,尋求機遇,以圖發展。作為本書研究對象的布力架家族成員,也是在此背景之下,踏足香港。

    本書並非田野調查式的採訪記錄,而是通過史料、資料分析,所依據的又主要是史釗域 · 布力架(家族居港第五代成員),在二〇一二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印象塑造:一七〇〇至一九五〇年一個葡人家族在香港的適應》以及李長森的《澳門土生家族》及港府的相關檔案記載。

    布力架家族,起源於扎根澳門的羅沙家族。曼鈕 · 羅沙是其家族由葡國東來的第一代人,於一七〇四年到達澳門,經商致富,因沒有子嗣,就把遺產傳給遠在歐洲的侄兒西門 · 羅沙,並要求其到澳門繼承產業。西門 · 羅沙的一個孫子小西門 · 羅沙於一七九〇年代前往印度果阿,在那裡結認並迎娶安娜 · 布力架。他們的長孫若昂 · 布力架便是家族移居香港的第一代。

    按葡國傳統,取名時都冠上父母雙方的姓,一般還父姓在母姓前。但到香港求職登記時,被工作人員強行按英國的傳統處理,結果姓羅沙被改為姓布力架。雖有異議,但不被採納。英國人一直不把澳門土生視為歐美白人,其地位也僅略高於華人。無奈之下,也只能“入鄉隨俗”,將錯就錯。

    土生葡人由澳轉港,希望、機會、困難、挑戰並存。雖然他們英葡華諸語皆通,尤其在與華人交往上,遠勝來自英格蘭的撒克遜人,但多只擔任文秘一類的工作,很少有做買辦的個例。故在香港的商業史,沒有留下什麼痕跡。

    布力架家族居港第二代人丁興旺,一八七〇年代出生與成長的第三代,經過困難挫折,衝破重重障礙,終於積累到充裕的政治及社會資本,以JP ·布力架為代表的人物,在香港政治、經濟與社會不同層面上指點江山,成為開拓九龍半島的核心人物,奠下家族在港澳的重要地位。本書的主要部分,也是圍繞着JP · 布力架展開。

    二戰期間香港淪陷,不少家族成員回歸澳門。然隨JP · 布力架一九四四年在澳門過世,也標誌着家族從高峰回落。由於第四代在二戰之後,幾乎把所有下一代送到英美加澳等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國家求學,第五代畢業後又選擇留在當地,到第四代退休時,又移船就磡,轉移到子女生活之地,全家族進一步淡出港澳。

    布力架家族五代人的故事,或許正是澳門土生在港發展的典型例子。他們由澳轉港之初,佔盡先機,又人多勢眾,有一個時段,澳門土生人口超過英國人,成為香港人數最多的非華人族群。但隨二戰結束,信仰、婚姻、家庭、觀念諸方面發生變化,他們也或主動或被動的應變和求變。

    本書旨在通過布力架家族這段傳奇般的歷史,思考並比較與其他家族的異同,特別是值得借鑒和汲取教訓的地方。

    盧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