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 AI智能客服應用 首階段支援八語
  • 講者倡善用科技 抓準客群需求
  • 宜昌參旅博會 冀與澳直航
  • 蘇率團參旅博會 推介文旅品牌
  • 休閒旅遊協會旅博會設展區
  • 旅局料“五一”酒店訂房近九成
  • 演藝之都展館開館 推特色藝文
  • 酒店協會旅博會展位 宣傳+配對
  • 旅博會開鑼 料3.7萬人次入場
  • (一家之言)青年提升技能 增擇業機會
  • 字節跳動:不賣TikTok

學校要用好“經濟適度多元規劃”

2023-11-06 06:35

    學校要用好“經濟適度多元規劃”

    《澳門特別行政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下稱《1+4規劃》)日前正式頒佈。這是澳門特區第一份產業規劃,描述了澳門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一份發展規劃,對澳門有長足的影響,意義重大。

    澳門教育界如何對待《1+4規劃》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應該將《1+4規劃》文本作為重要的公民教育素材及經濟學教材,直接進入課堂,全面向學生講述。《1+4規劃》闡釋了澳門未來五年的產業佈局,系統回答了澳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產業基礎,這些內容正是公民課堂及人文課堂的重要內容。作為學生應該要全面掌握,所以應該直接作為教材進入課堂。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官方資料進行整理,化作PPT課件或文字補充教材,直接讓學生進行學習、討論。在形式上,除了老師講解外,更重要應該讓學生尋找資料、進行討論,甚至進一步製作報告。有條件的話,學校更可以邀請專家或有代表性人物進入學校親身講解、探討。另外,除了學生要學習外,建議全體老師也應該認真閱讀,掌握澳門經濟的發展規劃,以便更好地進行教育。

    第二,應該將《1+4規劃》文本作為重要的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素材。《1+4規劃》不單為未來五年的澳門經濟描繪發展藍圖,也為澳門更長遠的發展奠定產業發展基礎。從時間上來看,在讀的學生將來都可以在澳門各大產業中找到發展空間。在《1+4規劃》文本中詳細介紹了各個行業的發展規劃,以及重點項目。學生在學習規劃內容時可以結合自己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中形成自己的職業志向,甚至生涯規劃,這是生動的文本、實在的資料,學校及相關導師應該要用好、用足該文本,充實生涯規劃內容。另外,與《1+4規劃》相配套的 “人才引進計劃”的四個文本,也是學生生涯規劃的重要資料。首先,“人才引進計劃”正文內容所列出的人才標準可以作為學生的參考指標,查看自己的情況,從而找出本身的長處及不足,訂立個人發展目標。其次,“人才引進計劃”的附件當中,詳細列出了澳門各個產業板塊內的緊缺職業崗位。這是一份當前最完整、最詳盡的職業需求列表,學校應該高度重視!我們要為澳門培養什麼人才?學生將來的就業方向是什麼?都可以從這幾份列表當中找到精準的答案。執筆之時,“人才引進計劃”已公佈了三個計劃(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科技),只欠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的人才引進計劃,筆者相信,一旦該計劃公佈後,因為其產業的廣泛包容性,當中列出的人才標準及緊缺職位將會更加詳盡豐富。這樣,四個計劃完整公佈後,學校可以從中獲得升學指導及生涯規劃教育的資源將會更為完善,從而使得相關的升學輔導工作更具針對性。學校用好相關的資源,學生的得益必然更多。從這個角度來看,《1+4規劃》文本和“人才引進計劃”文本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教學素材。

    第三,應該要仔細研究文本,積極探討澳門學校發展方向。二十大報告指出,現代教育要回答三個問題:如何培養學生、培養怎樣的學生、為誰培養學生。學校作為澳門的重要載體,我們要全面深刻了解澳門的發展方向,澳門需要怎樣的人才。《1+4規劃》雖然講的只是產業發展方向,但我們應該要看到,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更離不開本地人才的參與,即離不開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只有學校培養了合適的人才群體,澳門的產業佈局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可能。從這個角度看,澳門教育絕對是多元產業發展的巨大保障基石。因此,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有效培養人才,澳門教育界需要認真思考,採取針對性的教育改革措施,回應澳門社會對教育的需求。

    陳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