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視事關心
  • 節目表
  • Aespa八月赴台開唱
  • 徐睿知開IG疑復出
  • 米娜祖華域芝自爆拍戲內幕
  • 妮歌潔曼獲美影終身成就獎
  • 娜奧美金寶慈善機構遭除名
  • 卓寧塔圖珍娜狄雲打官司亦是朋友
  • 《澳門人》介紹簪花頭飾文化
  • 《劇場 · 閱讀》五十八期出版
  • 爆血爽片
  • 仙韻粵劇新春賀昇平永樂響鑼
  • 何伯宏冀將經驗回饋音樂圈
  • 台北旅遊看北緯 舞蹈棟篤笑浩浩
  • 《億計劃》被盜版拖累票房
  • 何伯宏喜愛伴奏有滿足感
  • 陳綺貞驚喜現身撐宇宙人
  • 三料視后這樣煉成的
  • 陶晶瑩跨足主持少兒節目
  • 林志玲拍雜誌照被嘲俗氣

社會關懷與警世意義

2023-11-19 06:35


    社會關懷與警世意義

    ——談《年少日記》

    終於出現正視學生壓力的電影!港片《年少日記》鑽入現今年少一代內心深處,探究自殺成因,劇本縝密,層次豐滿,整體沉鬱悲哀。

    《白日之下》把鏡頭對準社會黑幕背後,《年少日記》聚焦學童內心壓力,並以萌生自殺始,即貼主題。往後雙線發展,一是黃梓樂飾演的十歲男孩,學業成績差,常被律師父親鄭中基責罵;另一線是盧鎮業飾演的學校老師,發現學生遺書,努力了解誰想輕生。

    兩條故事線皆簡潔有力,沒有掉進庸俗戲劇性。食早餐、見校長、彈鋼琴到後段連“打仔都費事”,一步步描繪出父親的高期望與高壓力,擊中華人望子成龍的普遍現象,並刻劃出男孩的自卑苦惱。沒有人愛護,漸漸覺得“自己死了都冇人覺得遺憾”,此話剛好與另一故事線中學生遺書內容相同,發揮了聯繫兩個時代的作用,社會問題循環不息的主題便強化了。

    編劇功力很強,不僅情節嚴謹有力,更扭轉傳統敘事模式。當大家以為黃梓樂長大後便是盧鎮業,實際另有其人,戲劇性突變後進入更深層次,直指家庭壓力造成悲劇後,深深傷害整個家庭,甚至整個人生。鄭中基與盧鎮業的內疚,無法彌補遺憾,盧鎮業懼怕愛情的一段,突出死亡陰影,拍得寫實感性;他在社交媒體上回應自殺者感受的鋪排,以“過來人”抒發內心感受,糾正外界對自殺事件的膚淺理解,皆具啟發意義。

    傳統的家庭觀念、寂寞的內心世界、僵硬的教育制度、恨錯難返的內疚,本片探討了年少一代自殺成風的因由與影響,諷刺、批判、控訴,人物與劇情皆立體,具有高度的社會關懷意義。首次執導長片的卓亦謙,一鳴驚人,整個戲劇結構別出心裁,主題逐步提升,並把焦點集中在家庭上。拍出上下兩代間的親情怨恨,讓人看得沉哀悲痛;在今天港澳社會經常出現後生一代自殺的新聞,更具警世性。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