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 內地首季黃金消費三百噸
  • 金價衝高 買金客少兩三成
  • 與人類智能有差距 AI“入屋”需時
  • 八大變革引領智能工廠建設
  • 修水旅遊推介 與澳客源互送
  • 賀州打造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 大健康產品整合 促琴澳旅業融合
  • 南京文旅推介 展四季風貌
  • 旅博會促逾30項目簽約
  • (一家之言)做好服務創新產品 破悶局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專家:全球僅2.3%職位自動化

2023-11-19 06:35


    生成式AI搶“飯碗”?

    專家:全球僅2.3%職位自動化

    【中新社北京日電】一段時間以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屢獲突破,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其展現出的強大生成功能,在驚艶全球的同時,也讓不少人擔心自己的“飯碗”問題。

    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會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類勞動?此輪人工智能浪潮會如何影響未來就業市場?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部門高級經濟學家珍妮 · 伯格(Janine Berg)近日接受記者專訪,並對此探討。

    AI起人手補充作用

    “每次新的技術進步都加劇人們關於自動化和就業的討論。”珍妮 · 伯格稱,當前關於人工智能和就業市場的討論,讓人想起二十世紀初因裝配流水線的出現,以及二十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因早期大型計算機應用而引發的爭論。

    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初步展現出類人的創造性,這不僅代表着技術上的突破,更給就業市場帶來新的課題。在她看來,過去技術進步帶來的就業挑戰,主要面向體力勞動者。但近年來隨着計算機越發智能化,就業挑戰開始轉向白領工作者和知識型勞動者。

    “但這並不意味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會完全取代人類。”她說,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大多數工作和行業,將只有部分面臨自動化,更有可能被最新的人工智能浪潮(如ChatGPT)所補充,而非替代。

    借AI力量優化工作

    她強調,有很多任務仍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例如疫情期間,許多被視為“必不可少”的職業,如緊急醫療技術人員等,無法完全實現“自動化”。“國際勞工組織關於生成式人工智能對勞動力市場影響的分析發現,全球至多2.3%的工作崗位有可能實現完全自動化。這2.3%還不包括新技術將創造的許多就業機會。”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確給我們帶來很多擔憂,但我們不應該擔心大規模失業。”她認為,相比擔憂大規模失業,更應該關注如何提升工作質量,如何借助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力量去優化工作場景。

    在她看來,如果技術被用來設定工作節奏,監督工作者,決定工資或解僱,減少工作者的自主權,那麼就業市場環境將會惡化。相反,如果工作者可以與僱主就該技術應如何在工作中使用進一步溝通,那麼技術給就業市場帶來的影響將更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