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體育
  • 房地產
  • 商業
  • 科技
  • 旅遊
  • 藝術
  • 教育
  • 汽車
  • 零售
新聞
  • 朱拉隆功大學研究人員首次在泰國發現「發光陸地蝸牛」
  • NX Taiwan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舉辦獎學金頒獎典禮
  • Mohammed Bin Rashid Library 號召所有圖書館專家參加 2024 年 11 月 15 日至 17 日舉行的首屆 2024 年杜拜國際圖書館會議
  • HKIIT與HKIRC理念一致 攜手宣傳香港品牌價值 培育人才維繫安全網絡
  • HKIRC「第二屆香港小學生網絡安全問答比賽」圓滿舉行
  • 香港麥當勞首辦全港大型DSE考生打氣Party 麥麥應援
  • Global University by Rybakov 在「教育中的文化遺產」論壇上展開
  • 《IDP GO 中學及高等教育海外升學展》超過130間海外著名院校代表出席
  • NX Taiwan在中國科技大學舉行獎學金頒獎典禮
  • 《學校教育和地區政策服務意見調查報告》提升公眾對國家安全認識
  • 2024年耀中再創斐然佳績 誕2狀元2榜眼8探花
  • 嶺大秦泗釗校長赴印尼出席數字大學亞洲會議2024 剖析教育界在數碼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 天合光能與馬德裡理工大學簽約長期合作,攜手研發前沿光伏技術
  • 創新好玩的幼兒教育落戶香港:TuniTuni 結合故事和遊戲的體適能課
  • 普渡機器人宣布將於香港成立全球研發中心與國際運營總部
  • OffSec 進軍入門級網絡安全培訓市場,提供全面且實惠的課程和認證
  • 朱拉隆功大學躋身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影響力排名「可持續發展大學」世界前50強,在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領域排名泰國第一
  • Jobsdb by SEEK與內地領先職業發展平台「智聯招聘」達成戰略合作
  • 城大香港心腦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和仁濟醫院董事局簽署合作備忘錄
  • 2024 年影響力排名:KIIT 獲評為印度最具影響力大學之一 ,全球排名第 6 位

院外心臟停頓發生率最高地點竟是家中 每星期有3宗年輕OHCA在家中發生

2023-12-01 15:12


做個勇敢急救者   搶回至親的生命

香港2023年12月1日 /美通社/ -- 遺傳性心律基金會(心律會)委託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研究團隊,並與香港消防處合作,共同開展「40歲或以下人士院外心臟停頓(OHCA)存活率」研究。研究團隊以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間,全港接近3萬宗OHCA個案為基礎,針對40歲或以下人士的情況、發生地點以及公眾對心肺復甦法(CPR)和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以全面找出提升特定群組存活率的因素,從而有助制定本港相關公眾健康策略。

每星期有3宗年輕OHCA在家中發生
理大研究團隊分析本港於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間發生29,985宗OHCA個案,發現其中40歲或以下人士的OHCA個案達1,395宗。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徐幻博士表示:「研究發現 40歲或以下人士的OHCA個案佔整體的4.65%,較2017年至2020年中同類型研究的上升。」

過往市民一般認為OHCA個案多數發生在公眾地方,例如球場等。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副系主任及教授符少娥教授表示:「是次研究發現接近一半的年輕OHCA個案主要在家中發生,平均每星期有3宗案例在家中發生。」符教授補充 : 「當中40歲或以下年輕個案抵院存活率僅爲9.3%,不足40%的年輕個案在抵院前曾接受CPR急救,而曾接受AED急救的更不足10%。」搶救OHCA個案的時間非常短暫,存活率也隨時間流逝大幅下降。

提高AED可用率 鼓勵市民進行急救
若OHCA個案被及時施行CPR或使用AED進行急救,可大幅度提高心臟停頓復甦成功率。惟根據研究團隊後續展開的問卷調查發現,約7成受訪者在完成CPR及AED急救訓練後,在遇上緊急情況時亦未必會進行AED急救。其主要原因是認為AED數量太少,若能夠增加AED數量及加強市民對AED位置的了解及認識,相信有助鼓勵市民進行急救。

三大重點提高存活率
遺傳性心律基金會顧問急症科專科醫生蕭粵中醫生關注CPR及AED的公眾普及程度,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或地區。以設置AED為例,深圳的AED與人口比例為1:405; 而香港AED與人口比例則只有1: 1,498,遠低於深圳地區。OHCA發生後,黃金拯救時間只有5分鐘,如果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治療,每延遲1分鐘,存活率便會下降7-10%。刻不容緩的施救,是提升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為提升OHCA存活率, 蕭醫生提出三大重點建議:一、急救教育普及化和多元化,將急救訓練教育推廣至小學,從小培養大眾對急救知識的認知,朝全民急救邁進;二、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能夠獲得AED的幫助,建議關注住宅屋苑的AED的添置。三、引進科技,提升患者獲救機會,鼓勵善用更多創新科技及大數據協助公眾施行急救。

為進一步保障生命,蕭醫生亦鼓勵設置了AED的機構及屋苑參與香港消防處「AED 睇得到用得到」計劃,以便市民得知本港AED的位置及詳情。

遺傳性心律病患者籲及早診斷 避免OHCA發生
曾經歷OHCA的阿賢分享:「如平常一樣到公司上班,期間正想接聽同事電話時,突然暈倒、不醒人事。」阿賢當時並沒有發現原來自己患有遺傳性心律病 (SADS) 的其中一種 「長QT綜合症」。在不知情況之下,為了治療第二個病,服用了誘發嚴重心律不正的藥物,導致心臟停頓。現在為了避免使用能延長 QT間期的藥物,她會參考遺傳性心律基金會 (心律會) 網頁上的藥物連結。

阿賢入院期間曾經歷一整天都處於危急狀態,心臟停頓了超過20次,全靠AED擊活。她表示:「不敢想像如果這20次是發生在家中而身邊沒人替我使用AED,我今天可能沒法坐在這裏跟大家分享。」她希望大眾可以關心屋苑和社區AED所在位置,同時鼓勵大眾要學CPR及AED,為身邊人多添一份保障。

作為遺傳性心律病患者,阿賢亦關注家庭狀況,「經診斷後,有部份家人都患有同一種病,不過家人風險不高,釋除了疑慮。」她期望大眾不要諱疾忌醫。如果發現家族成員患有遺傳性心律病,應該及早進行診斷,了解自己情況,預防OHCA發生。

心律會提倡了解心臟預警訊號 
OHCA成因有很多,能導致表面上健康而又未診斷的年輕人突然猝死,而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是其中一種可能。預防勝於治療,心律會特設「SADS 心臟專科門診」資助計劃及「SADS 基因檢測」資助計劃。資助因 SADS 有關或不明原因心臟猝死者的直屬家庭成員,進行首次心臟科專科臨床檢查和有關SADS 基因檢測,藉此鼓勵家屬盡早進行檢測,從而減少因 SADS 而不幸猝死的個案。心律會呼籲市民多加留意心臟的預警訊號及了解家族病歷,若遇到心臟預警訊號,應盡快尋求心臟專科醫生協助。

美通社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