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傅崐萁率十六藍民代訪陸
  • 綠提兩法案遭藍封殺
  • “五一”假出入境人次料增四成
  • 整治自媒體亂象
  • 學位法明年施行
  • 關稅法表決通過
  • 中方:歐盟做法自相矛盾
  • 成都世園會
  • (社論)TikTok在美何去何從?
  • 中方召德大使交涉
  • 俄媒:普京擬下月訪華
  • 中美須找到正確相處之道
  • 耶倫:不會馬上制裁
  • 美國還想封禁大疆
  • 桃園防空警報夜間突響十五秒
  • 王毅:台灣必將回祖國懷抱
  • 學者:拓兩岸交流範例
  • 景氣回升
  • 強震善後
  • 兩岸青年龍岩體驗土樓文化

(社論)西方大國仍消極應對氣變

2023-12-05 06:35

西方大國仍消極應對氣變

    正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廿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全球矚目。這是迄今為止,應對氣候變化規模最大的一次締約方大會,有七萬多名代表參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召開之際,正逢人類歷史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氣候危機成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此次大會將首次對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取得的進展全球盤點,對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具有重要階段性意義。

    大會開幕首日傳出好消息,來自一百九十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批准了氣候損失和損害基金協議。該基金是聯合國旗下第一個為氣候損失和損害埋單的基金。在去年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會議上,各國政府同意設立該基金,但此後各方一直就如何建立這一機制爭論不休。

    氣候變化的損失與損害,指氣候變化造成的極端天氣事件或緩發事件(例如海平面上升)所導致的經濟與非經濟損失,是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最為關切的議題之一。這些國家在歷史上對溫室氣體排放幾乎沒有“貢獻”,卻在“全球沸騰”時代首當其衝。以太平洋島國圖瓦盧為例,該國國土面積不足廿六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約四點五米,隨着氣候變暖,海平面不斷上升,正面臨被淹沒的風險。

    應對氣候變化談判取得進展,令人鼓舞,但遠不值得高興,因為基金所籌款項十分有限,發揮的作用也是杯水車薪。據報道,舉辦此次氣候變化大會的東道主阿聯酋將向基金提供一億美元,德國也承諾提供一億美元。但兩個對氣候暖化負有最大歷史責任的國家——美國和英國,僅分別承諾提供一千七百五十萬和二千五百萬美元。這與發達國家前幾年的承諾相距甚遠。在二○○九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哥本哈根大會上,部分發達國家承諾,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千億美元氣候資金支持。美英象徵性出資,被多國代表和專家批評為“令人失望”、“令人震驚”。

    與美英消極作為相比,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獲得國際社會積極評價。美國彭博社日前發文,稱讚中國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清潔能源行動,有望在整個能源行業引發一場巨變。報道援引能源分析師科里斯的話說,“這令人興奮,史無前例”。COP28主席蘇爾坦近日也表示,“中國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頗多,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引領者。”

    國際移民組織表示,二○二二年,全球因天氣相關災害引發的流離失所人數達到創紀錄的三千一百八十萬人。若不及早採取協調一致的氣候和發展行動,到二○五○年,將有超過二億一千六百萬人成為“國內氣候移民”(在本國國內遷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早前發出警告,稱“氣候崩潰”已經開始。加快氣候行動,刻不容緩,部分發達國家應對氣變,不能再說一套做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