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新聞小語)快馬加鞭 發揮輕軌+巴士效益

2023-12-09 06:35

    快馬加鞭   發揮輕軌+巴士效益

    輕軌在通車四年、投入大量資源後,終迎來連通媽閣和氹仔的時刻,便利居民、遊客跨海出行,符合社會期盼。本澳軌道交通發展邁入新里程,但尚有很多細項如票價貴,不接受手機支付、巴士轉乘優惠未傾掂等諸多難題,有待解決。

    過去,大眾往來澳氹只能乘搭巴士、的士等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駕車輛。每當遇上交通繁忙或路面事故,必令出行時間大增,有關情況更幾乎日日發生。不怕塞車的輕軌終接通媽閣站,既能紓緩跨海交通問題,又提升通勤效率,社會樂見。除面向每天過海的學生、打工仔等有剛性需求人士,還潛在大批渴望“嘗鮮”的遊客,預期輕軌整體乘客量會有顯著遞增。姑勿論實際是否符合預期,要讓居民、遊客有持續乘搭意慾,舒適度與安全性是關鍵。

    回看輕軌開通營運至今,乘坐率不高,卻出現過大小不同的故障,曾有乘客被擱置在途中軌道,需要步行至附近車站。氹仔至媽閣線設計為走西灣大橋下層通道,若出現故障,亟需周全的應對方案和規劃。西灣大橋建成經年,無論設備、設計上皆與現時建設的標準大有不同,簡單如電力能否滿足輕軌供電需求,都需要考慮周詳。

    當局調整了媽閣交通樞紐及周邊巴士路線,並增設來往媽閣與關閘的巴士路線,冀提高大眾使用輕軌出行的誘因。惟目前行經路段正面臨交通黑暗期,路面工程一個接一個,尤其內港雨水泵站箱涵渠及下水道工程,每日高峰時段難免延長交通時間。當局須重點關注交通流量,做好應對嚴重擠塞預案,必要時調整巴士路線。

    任何城市都是依靠建設集運交通網,以便捷的大運量交通工具,利誘居民放棄駕車出行,從而釋放路面空間,減輕交通堵塞。本澳輕軌這類集運系統起步遲、建設慢。今屆特區政府加快建設步伐,如今輕軌媽閣站順利運行,要同步加快輕軌東線、石排灣線及延伸橫琴線的建設,以及做好巴士和輕軌站的點對點接駁工作,打通口岸、商住區,更要輻射至澳門半島各區,讓“輕軌+巴士”發揮最大出行效益。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