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環團倡建養蠔場淨化水質

2024-01-18 06:35




    憂黑沙海域建生態島惡化污染

    環團倡建養蠔場淨化水質

    【本報消息】政府現正公開諮詢《海洋功能區劃》、《海域規劃》及《海域使用法》,諮詢期至二月十六日。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表示,諮詢文本提出海域規劃的六大原則之一為“注重海洋環境保育”,但實際上保育面積僅佔整片海域的百分之三,環保團體認為海洋保育面積過小,對此十分失望。建議把黑沙海灘對開海域為復育多樣化生態系統的區域,如建設生蠔養殖場,以淨化水質。

    保育面積僅百分三

    陳俊明表示,幾個環保團體四年前曾聯合提交信函,建議政府加強海洋保育,當時政府的回覆正面,表示會“跟進及積極研究”。原認為較大機會在黑沙海灘對開的海域進行生態多樣化復育的保護區,但現在竟擬建設“生態島”,而且文本提出的海洋保育面積僅佔整片海域的百分之三,遠低於國際大趨勢的海洋保育面積百分之十,遑論國際環保團體倡議的百分之三十。直言百分之三的海洋保育面積意義不大,只是確保原區域不受污染,無法進一步改善海洋生態系統,並復育已逐漸消失的海洋生態及魚類等,對此感到十分失望。

    他認為若在黑沙對開建設“生態島”,填海造地勢必污染海水,影響海洋生態及水質,“黑沙、竹灣是澳門唯一較悠閒、較親水的海灘,未來將建一個‘垃圾島’,而且在肉眼可見的地方,建成後定會影響水流方向,令水質更惡劣。“

    填海難解垃圾問題

    他理解政府想參照新加坡建生態島的做法,但新加坡是用盡所有辦法後,在做好所有環保及回收前提下,無計可施才提出“生態島”概念。澳門十年前就知道垃圾堆填區即將飽和,但未見有任何有效舉措施應對,至現時有海域,就向海洋“開刀”,試問“如果將來生態島都填滿了,如何解決垃圾問題,係唔係繼續填海下去?生態島既未獲得中央批准,又未有充足的科學論證支撐,叫環保團體如何支持?”

    他認為,向海洋“開刀”填海以解決建築廢料等垃圾,並非優先做法。中央政府批准澳門八十五平方公里海域,是支持澳門發展適度多元化,並非變成另一種解決垃圾的方法。澳門已擁有五幅填海地,又有橫琴,認為可透過區域合作或其他方法解決垃圾問題,應該有長遠可持續解決建築廢棄物的方案,而非見步行步,待飽和又要再填海。

    欠措施保護白海豚

    他引述政府早前在諮詢專場時表示,澳門的沿岸水質差,不適合發展養殖業。他認為,澳門的水質差反映海洋受到污染,其實可利用生態保護區,復育海洋底棲生物,如建設生蠔養殖場,以淨化水質。澳門地處海口鹹淡水交匯處,以往盛產蠔,若未來建生蠔養殖場,除淨化水體,還可讓小朋友有親水體驗、認識澳門歷史及海洋文化,更有意義。而且未來黑沙沿岸仍可續進行獨木舟、滑浪風帆等遊樂項目。

    他又稱,澳門沿岸曾出現中華白海豚,但文本內只提及與廣東省建立通報機制,共同保育,並沒有提出實際保育措施。如果未來黑沙對開建設海洋生態保育區,自然會吸引海豚前往,反之若過度開發,中華白海豚終有一日離開澳門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