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新聞小語)多管齊下落實污者自付

2024-01-28 06:35

    多管齊下落實污者自付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全球暖化對日常生活的切身影響,相信居民亦有所感受。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及帶來的災害,也為社會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嚴重影響。澳門同樣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包括年平均氣溫上升、受熱帶氣旋影響更頻繁、酷熱日數增多等。世界氣象組織已確認,剛過去的二○二三年,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高出攝氏一點四度,應對氣候暖化刻不容緩。

    節能減排,實踐環保,除了靠政府的政策引導,更需要大眾將環保融入生活,其中“污染者自付”,是走向環保城市必須面對的議題。香港早於二一年通過關於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修訂條例。雖然經數年的前期準備,但因為缺乏對廢物分類、回收及減廢的設備及工作配套準備下卻急於徵費,致使社會反彈,實行時間一拖再拖。最新定於今年八月起正式實施,但許多細節仍惹來爭議,政策落地、民間適應尚待磨合。

    回看本澳,政府近年在“污染者自付”急起直追,先後訂立《限制提供塑膠袋》、《建築廢料管理制度》等經濟手段,下一步將推出《特殊和危險廢物處理站的收費制度》,並研究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生產者責任制。當局一步一步落實“污染者自付”及生產者責任計劃,值得肯定。繼續推進環保工作,將垃圾收費放上討論日程,也是遲早的問題。

    然而,與其現時就討論垃圾收費,不如因地制宜,尋求最適合澳門的路徑。按照二二年澳門城市固體廢物物理成份分析,百分之三十八為有機物、百分之廿五點一為紙類,百分之廿一為塑膠,餘下的為木材、金屬、玻璃及碎石、布料等。本澳目前更需要的是透過持續完善回收網絡,提高實踐的便利性,並結合各類減廢回收活動,提高大眾的回收意識和行為實踐。擴大廚餘減量和回收工作,加緊建設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以更環保的方式處理廚餘,實現更大規模的轉廢為能;加上進一步限塑,以及盡快就特殊和危險廢物徵費,更針對性地落實“污染者自付”。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