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急救知識講座報名
  • 藝術節推母親節七折優惠
  • 業界促澳內地中亞旅遊合作
  • 瓊參與旅博會推動一程多站
  • 青少年學生書法賽報名
  • 裝備孩子迎戰人工智能時代
  • 城大雅高集團共育管理人才
  • 聖德蘭科普日親子同樂
  • 澳代表出席論壇探科普教育
  • 少林禪武文化研究會成立
  • 珠澳法律青年傳承五四精神
  • 蓮花獅子會成立理監事就職
  • 福州老人會遊穗增情誼
  • 業界嘉興研討新時代新聞攝影
  • 湯澔朗鋼琴獨奏受歡迎
  • 圖書館周活動吸引親子
  • 漁民婚嫁
  • 幻彩大巡遊攝影賽昨頒獎
  • 今多雲有驟雨
  • “下環巡禮”推動多元旅遊

(新聞小語)釋數據印證生態島建設

2024-02-04 06:35

釋數據印證生態島建設

    政府計劃在黑沙龍爪角對出約一公里海面堆填處置城市廢料的生態島,目前正跟進環評、通航和水利等專項研究,爭取年內完成相關報告呈交中央審批。但生態島選址遭部分環團反對,亦有聲音質疑相關海域是海豚重要的遷移棲息地,若填海,海洋生態將被嚴重破壞,鄰近海域水質亦受污染,將直接影響白海豚的健康,或令牠們從此消失於澳門海域。

    垃圾處理和堆填問題從來都是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辯題。對於人口極度稠密的本澳,透過垃圾堆填處理,對城市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至關重要。但垃圾堆填同時嚴重污染環境,如何平衡?

    根據環保局《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二二》資料所示,二二年澳門棄置的城市固體廢物量以及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分別為四十三萬多公噸和每日一點七七公斤,主要受疫情影響而有所下跌,但與周邊地區城市相比仍較高。隨着疫後社會經濟復常,相信將繼續帶動垃圾增量。對於土地資源緊張的澳門,日益增加的固體廢物,對垃圾焚化中心及堆填區構成極大壓力。

    目前本澳唯一的建築廢料堆填區由○六年三月開始使用至今,早已飽和,只能將每日接收的建築廢料堆高處理,已接收超過四千九百萬立方米的建築廢料,情況嚴峻。儘管當局採取系列措施應對,如出台《建築廢料管理制度》,落實“污者自付”,從源頭減少建築廢料的產生;對建築廢料堆填區進行地質改良,增加填埋空間;加強資源再利用,將約一百五十五萬立方米經篩選的惰性拆建物料應用到不同工程項目,並儲存約四十六萬立方米已篩選的惰性拆建物料作日後填海用途等。透過一系列措施,紓緩堆填區的堆積壓力,但仍未能長遠解決本澳建築廢料的處理問題。

    以生態島方式處理未來的垃圾堆填,大勢所趨,周邊地區亦有先例。問題是選址是否適宜?有否更多的數據印證對環境的影響?能否釋出不同選點的利弊重點供社會討論?生態島建設將是本澳推動城市永續發展過程中,一項長達數十年的基建工程,必須仔細論證,須有廣泛共識。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