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國際
  • 財經
  • 娛樂
新聞
  • 香港八間資助大學聯合到訪印度招生
  • 永明金融亞洲發佈財務抗逆力指數報告:香港千禧一代財務知識最豐富,但少數將知識轉化為行動
  • 友邦香港整體強積金基金1年、3年及5年簡單平均回報於所有強積金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一[1]
  • 卓健醫療以大眾健康和福祉為本 積極與「醫健通」建立互通
  • 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成就大獎 2023/2024 正式接受報名 創新可持續發展及有效風險管理
  • 主打健康飲食文化的Cafe Bonita矚目登場
  • 【全新一期7仔yuu印花獎賞】一買即儲 儲夠即賞
  • 恒生乒乓球學院2023年畢業典禮 香港代表隊與乒壇年輕新一代攜手登場
  • 友邦香港及澳門推出三大全方位創新健康方案
  • Mox推出創新服務的速度及廣泛產品範圍 被譽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數碼銀行之一
  • 勝利證券成首批比特幣、以太幣現貨ETF中 唯一接受實貨申購之參與證券商
  • 亞洲塑橡膠工業展覽會 Asian Plastics & Rubber Industry Online Exhibition 2024 盛大展出
  • 《2024年度卓越創新企業大獎》
  • 《2023年度創新品牌領袖大獎》
  • DFI零售集團發表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於可持續發展和ESG領域中取得顯著進步
  • NEOM歡迎業界領袖和投資者出席《發現NEOM》中國之旅香港站
  • 「澳門銀河」特別呈獻一系列兒童互動娛樂體驗,傾力打造穿梭自然與科學、結合趣味與知識的親子遊樂及度假熱點
  • 釋放可持續影響力:畢馬威中國發佈年度ESG報告並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ESG生物多樣性先鋒企業榜單」項目啟動儀式
  • VT Markets 發表研究報告,探討比特幣減半將至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 大新銀行贊助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推《SME ESG約章》2024 助中小企參與可持續經濟轉型 提升營商競爭力

健康空氣行動舉辦「室內空氣質素論壇 」 倡議改善室內環境以促進港人身心健康

2024-02-07 11:15


近100名來自政府、社福教育、醫療機構和建築界的代表和領袖,共同探討改善室內空氣質素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2月7日 - 健康空氣行動(CAN)於今天舉辦「室內空氣質素論壇」,吸引近100名來自政府、社會福利、教育、醫療保健和建築領域的代表和領袖,匯聚12位業界和學術界的演講嘉賓,探討香港室內環境的前景和面臨的挑戰。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先生為論壇致開幕辭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先生為論壇致開幕辭

新冠疫情後室內空氣質素日漸受到關注,為教育和推動相關研究帶來契機。有見及此,CAN與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於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間合作開展「校園新氣象」計劃,旨在建立首個校園空氣監測網絡,並為位於人口稠密的深水埗區和屯門區的八間參與小學提供度身訂造的行動計劃。

為了促進討論, CAN舉辦了「室內空氣質素論壇」作為展示「校園新氣象」計劃成果的平台;CAN旨在將室內空氣和綠色建築的意識,擴展至學校以外的更多受眾;透過分享從該計劃所獲得的知識和經驗,CAN希望激勵個人、組織和政策制定者採取行動,為本港創造綠化和健康的室內環境。

室內空氣質素影響學童的健康狀況和認知發展

「校園新氣象」計劃於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收集的數據顯示,部份參與學校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高風險(7級或以上)的時間高達26.9%,與政府空氣質素監測站顯示的中等程度(6級或以下)相比,反映出學校空氣污染帶來更大健康風險。該計劃亦發現大多數課室的二氧化碳濃度甚高(每季度二氧化碳濃度平均約為 1,100 ppm);部分課室有一半時間達到不健康水平(二氧化碳濃度高達 3000 ppm)。如此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會使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滯留,增加感染傳染病的風險,學生的認知功能亦可能會下降80%。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環境研究所教授寧治博士指:「實時數據提供了更順暢、更具效率的分析以支持室內環境研究,為往後的教育和宣傳扎穩根基,擴展空氣監測網絡,並鼓勵學校採取行動和作出改變。」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先生表示:「過去兩年對我們來說是寶貴的旅程和成功的經驗,讓我們能夠在香港倡議和推動有關室內環境的討論;能夠逐漸朝著對學校和社區進行空氣污染教育的方向邁進,我們對此感到十分鼓舞,並希望這些可靠的數據能對政府政策帶來影響,從而長遠改善空氣質素,降低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的風險。」

室內空氣質素是預防下一場健康危機的關鍵

香港大學建築環境講座教授李玉國在論壇上說:「疫情一再提示我們對改善室內空氣質素的迫切性,我們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以防止病毒傳播。」李教授指出由於通風不足是病毒在室內空間傳播的關鍵因素,因此應藉改善和規範香港公共空間或樓宇建築的室內通風設備、排氣系統及空氣過濾,確保室內空氣質素以防範和遏止本港再次出現高傳染性的呼吸道病毒。

通過科技、建築環境和政策打造健康的室內環境

室內空氣質素參差對市民的健康構成莫大的威脅,而論壇上各界的專家和代表一致認為若能好好運用科技、並從綠色建築和政策著手,便可發揮協同作用,締造健康的室內環境。

CAN其中一項達致願景的手法是將數據及各研究分析轉化為行動,改變人們的行為及價值觀,共同塑造理想室內環境。收集實時數據因而成為論壇的焦點之一,而科技於此擔當著重要角色。以「校園新氣象」計劃為例,CAN以行動應用程式即時紀錄學校每天的室內空氣質素,並以簡明的界面展示指數及影響,這能大大增加學校的即時應變能力,改變室內濕度、溫度及空氣流通情況。另外,堅土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經理葉濠銘先生亦即場講述鮮風機的技術及其系統如何將新鮮空氣帶入室內環境,減低人們對空調的過度依賴並簡單闡明以空調改善室內溫度與濕度的誤解或偏差。他指出傳統空調系統未必能有效控制室內的濕度及將污染物排出室外,但人們傾向把空調溫度調至更低以應對室內高濕度的環境,形成惡性循環。但在鮮風機的技術下,則能藉控制室內外的空氣循環,成功將被困室內的污染物及濕氣排走。這一來可真正把新鮮空氣引入室內,又能節省能源。

談及節能,其實碳排放及氣溫上升與空氣質素息息相關。葉頌文環保建築事務所創辦人葉頌文博士便指香港住宅密度高,有三份二碳排放均來自建築物,而建築老化及物管營運是改善室內環境的重要因素。環保建築其中一環提倡零碳和健康建築,而就此本港業界就有不同指標包括綠建環評及建造業議會綠色產品認證,準確計算建築物的節能效果及碳排放數據。這些指標不但能監察綠色建築的成效,更重要的是為社會制定完善室內環境的目標。葉頌文認為在建築老化、舊有有害建築物料及物管的挑戰下,本港須加強關注和推進各個綠色建築及物管指標,進行實時監察,以在室內打造清新無害的環境。

歐華律師事務所阮令兒律師亦認同本港須立例加強室內空氣質素的監管。室內外的空氣只為一牆之隔,但本港卻欠缺相關方面的監管法例。她指出現時本港只借《建築物業條例》、《吸煙(公眾衛生)條例》及《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間接監管室內空氣質素,相關計劃如2023年推行的「辦公室及公眾場所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亦只為自願性質,其檢測的標準、實時性和範圍亦有待改進。與此同時,在改善室內空氣質素的實際運作和執行上亦鮮有指引或條例支持。就此,她建議香港可參考鄰近亞洲地區的做法,如韓國的監管標準相對完備,其《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規定了一些室內公共設施如地鐵站、博物管及新建多戶住宅的標準、對不符合標準的設施處以罰款、又強制要求安裝通風設備和空氣淨化裝置、要求公共設施管理者每年進行監測和報告等。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先生總結指:「推動室內空氣質素的提升實在是刻不容緩,但絕對需要港府及各界合作,一致從實時數據收集、教育提倡以致行為模式改變及政策上作出配合,而本港其實已有足夠數據基礎作進一步的教育和立法改善室內空氣質素。論壇上的討論亦不會止於此,我們期望在日後更多的活動上與不同界別及會眾有更深入的交流。」

是次論壇亦包含其他演講環節,從不同層面探討室內空氣質素和綠色建築扮演的角色。演講主題包括清新空氣與去碳化之間的關係;從疫情的室內空氣危機中汲取的經驗;綠化現有建築和建築環境的障礙和解決方案;通過重新審視建造更好的室內環境需求,為各界提供嶄新的視角;實現面向未來的建築和建築環境;以及在香港締造綠色健康室內環境的未來之路。

Hashtag: #ClearAirNetwork #IndoorAirQuality #Forum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健康空氣行動

健康空氣行動(CAN) 於2009年成立,致力透過倡議、充權、知識三大範疇,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以保障公眾健康及緩解氣候危機。我們的願景是讓香港成為領先國際、空氣質素符合世衛標準的清新空氣城市。目前,我們首要關注是路邊空氣污染及室內空氣質素的影響,亦會密切留意及監察周邊地區的空污源頭、船舶污染與發電廠排放。

「校園新氣象」計劃

健康空氣行動(CAN)與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IENV HKUST)於2022年開展了一個為期24個月的「校園新氣象」計劃(CASHK),在人口密集的深水埗區及屯門區建立首個校本空氣監測網絡。

位處以上兩區共八間小學已安裝由IENV提供的空氣監測系統,而計劃所收集及分析的數據,和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均會與學校分享,CASHK亦會舉辦聯校會議以交流教職員及家長的意見。計劃由擇善基金會贊助,八間參與小學包括聖公會聖安德烈小學、聖方濟各英文小學、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啟基學校、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路德會呂祥光小學、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計劃詳情,請瀏覽

MediaOutReach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