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內地專家鏡湖分享短腸症治療

2024-03-23 06:35




    內地專家鏡湖分享短腸症治療

    【本報消息】對於罕見疾病“短腸綜合症”的治療,內地採取多學科合作,“全方位”跟蹤病人以年計的治療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教授、全國政協常委蔡威昨到鏡湖醫院,分享對小兒短腸症的營養管理經驗,與鏡湖醫護人員共同研討如何提高和恢復病人的生活質量。

    演講昨日上午約十一時在鏡湖霍英東博士專科醫療大樓頂樓舉行。短腸症目前列入中國第二批罕見疾病目錄,其產生因大範圍小腸切除手術或先天性缺陷所致,由於營養吸收、消化能力降低,患者一般要過着輸液(營養通過靜脈注射)生活。

    多學科團隊治療

    蔡威稱,有七成至八成以上患者可透過營養解決問題,餘下靠藥物甚至手術,其團隊對該病的治癒率約九成。除了院內治療,他希望引入外地的家庭靜脈營養照護,培訓家長相關照護知識,並有醫療人員提供上門服務,現時在探討階段,希望讓病人能更正常生活。

    短腸症治療之路艱辛漫長,澳門胃腸肝病學會會長、鏡湖醫院內科主任顧問醫生余漢濠表示,有關治療期可持續至約十年,涉及整個家庭、經濟的支持,良好的醫患關係等,本澳病患不算多。他指出,內地相關專科是多學科的團隊合作,除了胃腸科或胃腸外科,還有營養、藥劑、臨床藥理師,康復甚至是心理治療師,醫護團隊對病人跟蹤到位,保守治療達全方位。延長小腸術或小腸移植術有可能在術後十年出問題,並不能徹底解決病人一生的健康。透過教授的分享,了解到手術創傷和保守治療之間,“仍然有空間可以做多啲”,包括新型藥物的誕生,可讓三至五成患兒不用到最後挽救性治療的地步。

    蔡威還於本月廿一日出席並主講由澳門胃腸肝病學會主辦、鏡湖醫院協辦的“治療短腸綜合症的突破——改善患者療效和生活品質”醫學研討會,日本東北大學大學院醫學系教授和田基一同作專題演講,逾百名本澳及內地醫護人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