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 內地首季黃金消費三百噸
  • 金價衝高 買金客少兩三成
  • 與人類智能有差距 AI“入屋”需時
  • 八大變革引領智能工廠建設
  • 修水旅遊推介 與澳客源互送
  • 賀州打造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 大健康產品整合 促琴澳旅業融合
  • 南京文旅推介 展四季風貌
  • 旅博會促逾30項目簽約
  • (一家之言)做好服務創新產品 破悶局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公共設施建恆常考察機制

2024-03-27 06:35


    公共設施建恆常考察機制

    構建完善步行網絡、打造舒適步行環境一直是特區政府施政目標,有社團早前舉辦“時事政策關注組步行系統考察”活動,由城規委、註冊工程師、新青協交通政策負責人等帶領十多名青年,先後考察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走廊、望德聖母灣自動步行系統,以及松山行人隧道,藉考察加深青年對本澳步行網絡規劃的認識,並針對各個步行系統的特點和成效發表己見。

    一、建立青年人關心社會的習慣

    對於上述有社團負責人帶領一批青年人考察本澳各個步行系統的做法,筆者表示贊同,因為這可使本澳的年輕人對社會事務多加留意,建立關心社會的習慣,對其日後的成長有莫大的幫助。他們提出的意見亦相當有見地,如建議當局未來設計步行系統時,要多從用家角度出發,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配備升降機、扶手電梯及樓梯“三件套”,以及特區政府要鼓勵居民綠色出行。除了需要全盤規劃本澳立體步行網絡、興建完善慢行系統,以及提升居民步行便利性外,亦要考慮步行系統與其他交通系統的接駁,並且持續檢視居民出行習慣的變化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值得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參考,以作為改善公共設施的參考依據。

    二、公共管理的發展趨勢

    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和民眾所組成的管理體系,共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其精髓就是“參與、互動、合作、服務”,其目標是追求和諧的社會利益。

    有學者認為,現今各地政府再也無法獨自承擔對日趨複雜的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政府有需要主動向非政府公共組織、民眾分權,並與它們形成制度化的、以政府為單一中心的分工協作關係。政府仍然是公共管理的主導者,民眾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應相應得到加強,才可有效達致公共管理的目標。

    三、推廣政府與社團共同管理社會事務

    因此,筆者認為,這種由社團組織年輕人考察本澳公共設施的做法,符合公共管理的發展方向,值得特區政府與本澳不同的社團持續推廣。

    本澳社會發展一日千里,時時刻刻不斷發展變化,居民對各項公共設施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新需求。另外,一些設置很久的設施可能已不能符合現今社會和居民大眾的需要,另一些新建的設施亦可能因為考慮不周全而存在某些缺陷,從而未能符合居民的要求。

    然而,對於上述的問題,特區政府各部門始終人手有限,要他們持續定期進行戶外考察無疑存在限制,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務。雖然現時特區政府各部門所管理公共設施,均已按規定設有“建議、投訴和異議”的機制,讓居民反映意見,但是始終個人力量有限,個別的意見或建議可能並沒有像社團發表的那樣受到重視。因此,建議特區政府一些民生部門可多借助社團的力量,與它們在這方面合作,由本澳各社團組織各階層居民組成考察隊,定期為不同的公共設施提出改善建議和反饋,然後向相關部門建言獻策,將有利於特區政府各部門各項工作的不斷完善,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令特區政府推行的工作可更具認受性。

    新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