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居雅不敵天雨又甩紙皮石
  • 金沙中國辦藝術童樂日
  • 新聞特搜
  • 中醫藥倡現代化促高質量發展
  • 供應商會訪勞局冀批外僱司機
  • 東亞文都助澳打造國際大都市金名片
  • 學者出書揭百家樂迷思
  • 各界:有助加強對外文旅合作
  • 理大教師獲普通話測試員證書
  • 商業精英北亞決賽科大獲獎
  • 鏡平親子歷奇促溝通
  • 理大辯論隊赴穗交流增見聞
  • 網絡微課賽探索四新產業
  • 教研會周六祝會慶
  • 澳大師生赴滬交流識國情
  • 鏡湖護院辦藝術育療課程
  • 新馬路坊會參觀新中央酒店
  • 多團體訪工聯九澳護養院
  • 文遺攤位遊戲設計賽出爐
  • 工聯三團體辦兒童節活動

防騙工作永在路上

2024-05-16 06:35

    防騙工作永在路上

    許多年前曾有廣告稱“養大一個BB要成四百萬”。近日有在澳就讀內地大學生墮入“公檢法”騙局,僅一個多月合共被騙去四百○一萬元,除讓社會嘩然,亦響起警號,提醒社會大學生防騙工作仍有待提高。

    近年詐騙案猖獗,其中“公檢法”橋段佔多數。上述大學生事主先是收到自稱快遞公司人員電話,再轉至“公安”指其郵包藏有違禁品,因此被列“通緝犯”。事主信以為真,竟先後交出“保證金”等合共四百○一萬元人民幣,後與家人提及事件始知被騙,報警求助。

    大學生為何屢屢墮入騙局,值得社會反思。根據去年司警局開立卷宗情況,兩千二百多詐騙案件中,電話騙案逾四百宗,同比升超過二點五倍,當中多達三成事主為大學生,涉及近百二人,損失合共四千四百多萬元。官員直呼“好頭痛、好憂慮”。

    哪怕再頭痛、再棘手,防騙工作永遠在路上。縱然當局稱去年防騙活動舉辦場次和參與人數是歷年最多,形式也最豐富多樣,但從實際成效和數字看,似乎未盡人意。尤其針對大學生的宣教,相信仍有提升空間,不妨多與學生、青年社團等溝通對策,以青年容易接觸、接受的方式加強宣教,更好防範新老騙局。

    悅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