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四月本地醫藥化學產品出口增48%
  • 英皇夏日限定市集 增旅遊元素
  • 文綺華:有信心全年引客3,300萬
  • 四月澳車北上增33%
  • 五月賭收201億 疫後新高
  • (一家之言)打通直航網絡 創引客誘因
  • 快手推自研大模型產品可圖
  • 阿里:三方式涉足AI領域
  • 歐盟成立辦公室監管AI
  • AI應用生態繁榮 中小企關鍵
  • 逾半德企擬加大應用生成式AI
  • OpenAI成立安委會 訓練新AI模式
  • GPT-4o登場 多模態成AI競爭焦點
  • ChatGPT日耗50萬度電
  • 魯澳文旅演藝交流 助力優勢互補
  • 加央行減息不利加元
  • 人行助力 熊貓債續火
  • 港股五月累升逾三百點
  • 動用9.7萬億日圓 干預匯市
  • 葡旅局冀二七年引五十萬中國客

鏡粉襲澳客流足 零售增10%

2024-05-19 06:35




    歌迷群體不同   帶動效應各異

    鏡粉襲澳客流足  零售增10%

    【本報消息】近日香港男子團體MIRROR來澳舉行演唱會,吸引不少“鏡粉”來澳捧場。有零售店職員表示,有“主場之利”的休閒綜合體,連日來商場人流大增,以港客為主,購物意慾不算太高,生意較平日增約一成。有官也街零售店認為,連日來生意無明顯增長,但認為人流有助提升店舖知名度。

    有商場內零售店職員表示,近日香港男團來澳舉行演唱會,帶動商場內人流大增。據觀察,來澳歌迷以港客為主,年齡介乎二十至四十歲人士,且女士較多。但因零售品牌店舖在港澳多數也設有分店,甚至香港零售品牌較澳門更齊全,價格亦差不多,故一般港客在澳購物意慾不高。

    過去數天,有歌迷會在商場內逛逛,碰到心儀款式會試穿,有部分人士會拍照記錄返港後購買,“佢哋話懶得拎嚟拎去,畢竟睇演唱會攞太多嘢唔方便。”故連日來生意無太明顯增長。在人流帶動下,估計生意較平日增一成左右。

    憧憬十月豪客現

    職員坦言,對零售業而言,歌迷群體不同,對生意帶動效應也不一樣。如去年“歌神”張學友來澳開演唱會,明顯為零售業帶來較多“豪客”,當月生意增長較明顯。年初韓國男團則吸引不少來自各地的年輕歌迷訪澳,也有一定消費力。近年經驗可見,並非每場演唱會均可大幅促進零售業生意。現時較為期待的是十月天王劉德華來澳演出,相信會帶動全國各地“豪客”來澳觀看,惠及行業生意。

    有氹仔官也街附近的服裝店職員表示,近日官也街較熱鬧,不少途人身穿歌迷會衣服,在街內遊逛時,明顯對餐飲店舖較感興趣。連日來,該店也吸引部分人士進店逛一逛,據了解多數是港客,也有本地居民,大部分“齋睇唔買”,最終僅約三分之一達成交易,“唔算太理想,但好過冇啦!”近日生意額雖僅較平日微增,但有客流亦是好事,至少可提高店舖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