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四月本地醫藥化學產品出口增48%
  • 英皇夏日限定市集 增旅遊元素
  • 文綺華:有信心全年引客3,300萬
  • 四月澳車北上增33%
  • 五月賭收201億 疫後新高
  • (一家之言)打通直航網絡 創引客誘因
  • 快手推自研大模型產品可圖
  • 阿里:三方式涉足AI領域
  • 歐盟成立辦公室監管AI
  • AI應用生態繁榮 中小企關鍵
  • 逾半德企擬加大應用生成式AI
  • OpenAI成立安委會 訓練新AI模式
  • GPT-4o登場 多模態成AI競爭焦點
  • ChatGPT日耗50萬度電
  • 魯澳文旅演藝交流 助力優勢互補
  • 加央行減息不利加元
  • 人行助力 熊貓債續火
  • 港股五月累升逾三百點
  • 動用9.7萬億日圓 干預匯市
  • 葡旅局冀二七年引五十萬中國客

(一家之言)抱團求取留澳消費話事權

2024-05-19 06:35

    抱團求取留澳消費話事權

    疫後經濟復常超過一年,但仍未破解復甦不均勻的困局,民生區商戶經營越趨困難,壯士斷臂時有發生,“吉舖”處處。政府與地區商會急謀對策,舉辦各類社區宣傳推廣活動,如舉辦消費獎賞計劃,鼓勵居民留澳消費,並以槓捍效應拉動商戶生意;針對旅客喜好城市漫步,加強宣傳社區旅遊,引客入區,以填補節假日居民北上、消費外移。

    疫後通關無阻,加上內地商品價格服務高性格比等誘因促使,居民北上消費遊樂成勢。這股疫情後遺症相當猛烈,巿道氣氛和企業信心恢復力度不足,更有倒退危機。如民生區陸續有中小企不敵生意下滑選擇退場。政府公佈今年首季本澳解散公司達二百多家,新公司成立數量雖然按季微增,但註冊資本總額下跌,反映整體經營信心偏弱。巿道一般,近月開始有業主願意放低姿態,減租留客。有商舖租戶表示,疫情期間曾多次向業主提及減租,但業主“企硬”,未獲回應。如今或意識到一旦商戶捱不下去要結業退租,商舖並非一時三刻有人承接,與其無了期等待新租戶,不如與現有租戶協商減租,你好我好。亦有租戶指舖租向來佔經營成本相當比重,近期獲業主減租,“誠意十足”,支撐續租經營的信心。

    可以肯定,本澳經濟業態、消費模式,在疫後已出現了新形勢、新轉變、新挑戰,已經回不去當初。當中的磨合、適應,正考驗着巿場各持份者的決心和能耐。不少人已意識到危機感,心態上有明顯變化。若各持份者可繼續透過讓利,以先保住整個巿場健康發展為前提,或可成為自救的最佳方法。

    業主減租,固然可直接降低租戶經營成本,若商戶可順勢把減租額度讓利予消費者,薄利多銷,結合創新的經營方式,求取居民留澳消費更大的“話事權”,才能持續提振社區消費,促進經濟均勻復甦。

    政府也應密切留意巿場變化,盡早做好政策規劃,以協助巿場穩定信心,帶動本地經濟和消費氣氛向上,進一步創造動力,助各行業克服營商難點。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