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親親媽咪快閃”頌母愛
  • 佛光端午運動會體育弘法
  • 工作坊授初次生涯面談須知
  • 徵圖領略新馬路底蘊
  • 志總二十周年紀念徽徵設計
  • 十月坊會赴渝加強國安意識
  • 阮氏宗親會象角村祭祖
  • 港府願助澳供應商拓貨源
  • “澳電書閣”推職工閱讀風氣
  • 閩領導兩希望促閩澳青合作
  • 藝粹會參加日本書畫展獲獎
  • 大馬舞蹈團獻藝呈多元文化
  • 國際基建論壇擦亮“金名片”
  • 國際基建論壇下周三開幕
  • 林宇滔促監管工程盡快完成
  • 梁孫旭促過濾手機不良資訊
  • 南沙法院審結近三千涉外案件
  • 巴士司機撞死老婦維持原判
  • 青年墮裸聊勒索失四千五
  • 傷殘協:加強普法增守法意識

(新聞小語)用好琴機遇 擦亮澳名片

2024-05-20 06:35

    用好琴機遇    擦亮澳名片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現第一階段發展目標之年。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昨結束在澳的七天調研考察,期間專程到深合區,了解深合區第一階段目標任務的工作,指出深合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夏寶龍日前與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會面時提到“橫琴屬於澳門”,說法引人關注。行政長官賀一誠認為,“橫琴屬於澳門”是概念,橫琴與澳門是共同發展大都會的格局,中央沒有任何意圖將橫琴在物理上交給澳門,但橫琴已從概念、使用和方向上交給澳門。

    深合區的建設初心,就是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琴澳之間仍有關檢分界線,但中央明確推動和落實“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方便澳門居民融入深合區工作和生活,促進橫琴與澳門一體化。

    澳門已經不再是“小澳門”,不只是澳路氹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管理水域八十五平方公里、粵澳合作共建的一百○六平方公里橫琴島,澳門的發展空間已擴大到二百二十平方公里。空間足,政策夠,澳門有求,祖國必應。小桌子漸成大舞台,關鍵在登台唱戲。用好用足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心有大格局,眼界要放遠,主動積極,不要偏安一隅,墨守成規,要以更大的決心及毅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琴澳一體化過程一定有磨合、有困難,要深入調查研究,找到橫琴真正所需,助力中央推出更符合橫琴所需的政策,從而推動琴澳融合發展。

    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協作,繼續發揮澳門的六大優勢,並積極探索和創新制度,打破傳統思維束縛,以更開放包容的心態,為軟硬件建設、人才引入等政策措施開創更多“先行先試”,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琴澳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支撐,令澳門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擦得更亮。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