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台辦:賴清德背叛主流民意
  • 交流合作
  • 國台辦:包藏“台獨”禍心
  • 國台辦:個人行為
  • 水下畢業禮
  • 女廁計時器
  • 俄核潛美本土附近演習
  • 贛載三人直升機墜落
  • 魯豫啟抗旱應急響應
  • 國產商用無人機首飛成功
  • 歸國大熊貓“福寶”公開亮相
  • 習冀助推科教強國
  • 王毅冀加快推進中泰鐵路
  • 華補貼政策符世貿規則
  • 中俄共建月球科研站
  • 中方:美阻不了華科技進步
  • 中汽協會:決不接受
  • 習近平提三倡議
  • 德三大車企:加稅損歐利益
  • 中方:赤裸裸保護主義

預防AI電詐

2024-05-21 06:35

    預防AI電詐

    近年來,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東南亞犯罪集團正在所謂“殺豬盤”網絡詐騙行動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給社會安全和個人隱私帶來嚴重威脅。聊天機器人和換臉技術的濫用,更讓詐騙行為變得愈發難以識別。因此,社會各界急需提高警惕,從認知到行動,共同預防AI詐騙。

    反詐專家指出,要認清AI詐騙的特點。聊天機器人在情緒和感受上“露馬腳”,但隨着技術進步,這一缺陷正在逐漸被彌補。換臉技術更讓詐騙分子能夠冒充他人詐騙,讓人防不勝防。因此,人們不能僅僅依靠情感或直覺來判斷對方的真偽,而需要更加理性地分析信息。

    其次,公眾需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避免在社交平台等公開場合洩露過多個人細節。對於來自陌生人的信息和請求,要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此外,還要學會辨別虛假信息和詐騙手法,提高防範能力。

    再者,網絡社交平台和企業也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平台應加強對聊天機器人和換臉技術的監管,防止被用於非法活動。同時,企業也應加強對員工的信息安全培訓,提高員工對AI詐騙的防範意識。政府和社會各界也應加強合作,共同打擊AI詐騙行為。

    誠信是社會的基石,也是預防詐騙的重要手段。人人都應在日常生活中宣導誠信文化,樹立誠信意識,共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預防AI詐騙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提高認知、加強防範、強化監管、宣導誠信。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有效地遏制AI詐騙的蔓延,保護社會和個人的安全。

    加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