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台辦:賴清德背叛主流民意
  • 交流合作
  • 國台辦:包藏“台獨”禍心
  • 國台辦:個人行為
  • 水下畢業禮
  • 女廁計時器
  • 俄核潛美本土附近演習
  • 贛載三人直升機墜落
  • 魯豫啟抗旱應急響應
  • 國產商用無人機首飛成功
  • 歸國大熊貓“福寶”公開亮相
  • 習冀助推科教強國
  • 王毅冀加快推進中泰鐵路
  • 華補貼政策符世貿規則
  • 中俄共建月球科研站
  • 中方:美阻不了華科技進步
  • 中汽協會:決不接受
  • 習近平提三倡議
  • 德三大車企:加稅損歐利益
  • 中方:赤裸裸保護主義

萊希:反美鬥士

2024-05-21 06:35




    萊希:反美鬥士

    “硬着陸”事件發生後,伊朗政局引發世界關注。在伊朗政壇,萊希的政治和宗教地位都很高,被視為有可能“接班”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人。

    家族背景為萊希的從政之路奠定了基礎,最終使他成為有底氣的總統:萊希的岳父是伊朗第二大聖城馬什哈德的首席大教士,是哈梅內伊的親密戰友。萊希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關係也非常密切。

    萊希一九六○年出生於伊朗東北部的馬什哈德,曾擔任伊朗國家監察組織主席、國家總檢察長、司法總監等職。二○二一年六月十九日,萊希當選伊朗總統,同年八月五日宣誓就職。

    曾痛批美霸權體系

    萊希對美立場強硬,被視為“反美鬥士”。一上任,萊希就被媒體問及是否會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萊希一口否定:這種會面沒有任何益處,伊朗人民對這種會面沒有興趣。

    二○二一年,剛就任伊朗總統的萊希就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痛批美國,認為美國霸權體系已全面破產,他說:“今天,世界不關心是美國優先還是美國回來了。”他還挑明批評道,制裁是美國對其他國家發動戰爭的新方式,而在新冠疫情期間對醫藥實施禁運是犯了反人類罪。國際原子能機構發佈的十五份報告都證明伊朗信守承諾,但美國沒有履行其解除制裁的義務,反而繼續對伊朗人民施加更多的制裁,伊朗不再相信美國所做的承諾。

    二○二二年,萊希首次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採訪中,他表達了對拜登政府對伊制裁措施的不滿。

    華是患難與共朋友

    二○二三年二月十四日至十六日,萊希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為了準時開始訪華行程,萊希提前一晚就出發了。萊希啟程當天,《人民日報》發表了他的署名文章。在文中,萊希寫道:“伊朗和中國是患難與共的朋友,就像諺語所說的,‘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

    半個世紀以來,伊朗與沙特阿拉伯的關係受地緣政治、經濟社會、宗教傳統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曾走到劍拔弩張的狀態。在中國斡旋下,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兩國於二○二三年四月在北京宣佈恢復外交關係。

    外長精通多國語言

    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出生於一九六四年,畢業於德黑蘭大學國際關係專業。除了母語為波斯語外,他還精通阿拉伯語和英語。阿卜杜拉希揚曾先後擔任伊朗駐巴林大使、伊朗外交部波斯灣和中東司司長、伊朗外交部阿拉伯和非洲事務部副部長等。他於二○二一年起擔任伊朗外交部長。(綜合新華社、環球網二十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