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棱鏡視覺美協三人展揭幕 展百幅佳作
  • 埃及總統接受總理內閣辭呈
  • 負責任博彩推廣十五周年活動啟動
  • 【大橋強風】氣象局籲駕者注意安全
  • 受賄逾六千四萬 瀋陽人大原主任付忠偉判囚十五年
  • 氣象局料未來數日持續驟雨雷暴
  • 澳當選東亞文化之都
  • 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月杪港舉行
  • 本澳料明日驟雨雷暴 低窪區或水浸
  • 惡劣天氣僱員出行狼狽 工聯冀完善勞資注意事項
  • 博古斯烹飪中國賽澳廚奪冠
  • 基隆山體滑坡被困者全部救出
  • 質量品牌國際認證聯盟與貴州銅仁簽合作協議
  • 輕軌氹仔線上月日均載客近萬二人次
  • 【有片】旅局韓國路展逾十二萬人次入場
  • RCEP一周年 粵口岸享惠進口貨值百五億
  • 基隆山體滑坡一傷一被困
  • 恒指收升1.79%
  • 內地漢借十五萬輸清遭禁錮八句鐘 三男被捕
  • 網紅靖國神社石柱屙尿塗鴉 外交部籲理性表達訴求

國際科學工程賽澳四科研作品獲獎

2024-05-21 13:12






【澳門日報消息】為培育青少年在科學領域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組織澳門學界代表隊於2024年5月11日至19日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2024年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參賽作品“用於消化道治療的‘特洛伊’微型機器人”及“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分別獲得機械人與智慧機械範疇的大會四等獎和能源:可持續材料及設計範疇的大會四等獎,而參賽作品“AutonomousEcosystemSurveillanceVehicle”及“眾裹尋‘牠’——基於深度學習的寵物臉部識別系統”分別獲得上海青少年科學教育協會特別獎和人工智能促進協會特別獎。 “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RegeneronInternationalScienceandEngineeringFair)是一項具有70多年歷史的國際性青少年科學研究項目比賽,競賽學科涵蓋了所有自然科學學科和部分社會科學的內容,被稱為中學生科學競賽的“世界盃”或“奧林匹克”,雲集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600名學界精英參與。是次澳門學界代表隊在領隊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黃承發、副領隊澳門工程師學會秘書蔡嘉敏、導師蕭宇華、伍子雋、周慧琳、劉冠華、梁瑩瑩及許冠南的帶領下,能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證明澳門學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出色表現。 六科研作品參與競賽 教青局自2011年開始透過組織澳門學界代表隊赴美參賽,讓學生藉着比賽與世界各地的參賽者互相交流,擴闊在科研上的世界視野,是次學界代表隊再獲佳績,亦有賴各方單位的支持及配合。本年學界代表隊成功爭取到共6個項目作品參與競賽如下: 是次比賽獲得機械人與智慧機械範疇四等獎、來自培正中學徐子恒的作品“用於消化道治療的‘特洛伊’微型機器人”,是受“特洛伊木馬”故事的啟發,提出了一種多層磁性水凝膠微型機器人,經口服進入消化道後,可通過施加磁場控制其移動到指定位置,在病發處層層按需解體,釋放出內含的藥物,並採用生物組織試驗驗證。該作品為消化系統的下一代精準療法提供了可行思路。 獲得能源:可持續材料及設計範疇四等獎、來自培正中學梁博睎的作品“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是研究實施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利用高能球磨法將ZnP2非晶化,該研究的合成過程相比傳統的程序更為簡單、便捷,對環境友好,有利於大規模工業生產。而該研究所合成的非晶材料所表現的化學性能,更是在目前所有報道的過渡金屬磷化物中最佳。 獲得上海青少年科學教育協會特別獎、來自培正中學劉哲、韓博文、李泓熙的作品“AutonomousEcosystemSurveillanceVehicle”,是全自動無人船,從水質、生態系統和海底等方面對水下環境檢測,降低了對水體檢測方面的反應時間、對人力的依賴,改善了生物安全。 而獲得人工智能促進協會特別獎、來自教業中學劉諾謙、林曉欣的作品“眾裡尋‘牠’——基於深度學習的寵物臉部識別系統”,是研究提出了一種算法去獲得大型的寵物面部識別數據集以訓練寵物面部識別模型,建立寵物面部辨識平台進行走失/尋回寵物配對作解決方案。 有澳門學界代表隊的學生表示,參與是次比賽是一次難得的挑戰和成長機會,不僅增進自己的科學知識和技能,還有機會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交流和學習,對於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涯規劃都帶來很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