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研討會分享網絡安全與趨勢
  • 馬斯克:明年量產擎天柱機器人
  • 特斯拉通過馬斯克巨額薪酬方案
  • 日維持超低利率 將減買國債
  • 中國出入境遊加速回暖
  • “經珠港飛”半年 出入境破2萬人次
  • 貿促局支持企業直播營銷拓商機
  • 五月外儲按月跌0.3%
  • 大眾點評“必住榜”拓展至港澳
  • 美高梅:泰國市場增長快潛力大
  • MGM宴泰業界推介澳旅遊
  • “感受澳門”冀吸引泰人遊澳
  • (一家之言)企業善用網絡流量拓市場
  • 國家大基金三期成立 芯片股強勢上漲
  • 美圖深耕AI應用 推六產品
  • 澳機場中山路展推介航線
  • 美股近期大市回顧及展望
  • 旅局今曼谷路展 拓東南亞市場
  • 美高梅泰國辦首個大型海外推廣
  • 美維持利率不變 料今年僅減息一次

(筆雯集)蚊叮蟲咬痕癢紅腫

2024-05-22 06:35

蚊叮蟲咬痕癢紅腫

    時已入夏,而又多雨,既濕且熱,廣府話說的“認真濕熱”,這句話表面聽來是中醫說的一種症狀,實際是說“認真麻煩”。

    濕熱,小病而已,不過夏天有一種病是足以致命的,那就是登革熱,源於蚊叮蟲咬。老伴走了,遺下很多“阿婆香水”,其中就不乏治蚊叮蟲咬的藥膏、藥油。

    蚊叮蟲咬,雖不算有較大的損傷,但導致肌肉痕癢,很不是味道,痕癢之餘,患處紅腫,這紅腫的地方稱之為疙疸,也稱疙瘩。《孤本元明雜劇 · 佚名 · 貧富興衰劇二》:“外邊不知哪裏來的一箇窮子,穿着一領布衫,上面有一二百箇疙疸,帶着箇破氈帽子,他說是父親的姪兒。”疙疸也用以指小硬塊。馮惟敏《一世不服老 · 一》:“酵水小些,又無生發,都做了死疙疸也,怎得好饅頭來!”

    疙疸,也寫作疙、疙瘩,指一般的頭瘡。今以皮膚小腫為疙瘩。見《通俗編》,是皮膚上腫起的小硬塊。《水滸傳 · 五二》:“你不是耍?若跌下來,好個大疙瘩!”疙瘩也比喻內心鬱結或苦悶。《官場現形記 · 六》:“這協臺得着了文書,就是心下一個疙瘩。”

    疙瘩兩字並不“深”,可是廣府人未必都懂得。因為地域的不同,事物名稱的差異,乃有另一種叫法。《廣韻》有一個“”字,丑晏切。《集韻》作丑諫切,赤色。又《集韻》:丑赧切,濕溫貌。亦可作。《廣韻》:“奴版切。”《集韻》:“乃版切,音赧。”又《集韻》:“乃諫切。”《玉篇》:“赤也。”《類篇》:“一曰小赤。”

    總的來說,、,廣府話讀作“欄”的第三音,曰蚊。有一種非蚊叮蟲咬的紅腫塊,遍佈頭面甚至全身,痕癢難耐,稱之為“風”。倘若說成“風疙瘩”,聽來未免有點礙耳。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