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基建論壇今開幕 豐富澳元素
  • 京文旅推介 冀促與澳合作
  • 港股近期大市回顧及展望
  • 華晨慷慨派特別股息的原因
  • 地總倡首置首期放寬至15%
  • 穗以舊換新涉70房企 促市場回暖
  • 節後+歐國盃 上周賭收回落
  • 澳中銀發全球首批共建帶路債
  • 澳建大型場地 引頂流開騷入場券
  • 今年穗荔枝減產 僅六萬噸
  • (一家之言)了解需求 拓年輕旅客市場
  • 文創企成長發展培訓計劃啟動
  • 戶外表演區年底試演 明年初首演
  • 中澳戰略經濟對話年內重啟
  • 李強:反對陣營對抗
  • 李強:中澳要加強溝通對話
  • 六月內地熱門城交投料反彈
  • 華將對澳免簽
  • 人民幣預計趨於謹慎
  • 美減息次數博奕 中金融數據擠水分

民進黨難複製“太陽花”

2024-05-23 06:35


    民進黨難複製“太陽花”

    目前在立法機構因人數劣勢而頻頻受挫的民進黨,正鼓動支持者包圍議場,隱隱有十年前“太陽花運動”的味道。所不同的是,二○一四年是中國國民黨執政,而如今則換成民進黨,可謂“當家鬧事”。

    立法機構席次劣勢

    台立法機構廿一日處理機構改革相關方案,在民進黨民代頻頻提案散會、拖延時間下,歷經十多個小時的表決大戰,到晚上接近十二時才二讀表決通過包括藐視立法機構罪、強化民代人事同意權、擴大立法機構調查權、聽證權等條文。於廿四日的會議將繼續審查相關法案。

    若相關修法通過,民進黨當局的行政權將被限縮,“綠色執政”過往一手遮天、蠻幹暴衝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觀。

    綠“賣慘”博取同情

    民進黨顯然不會聽之任之,可是目前綠營民代的席次沒有過半,也非立法機構第一大黨。面對藍白陣營提案改革立法機構志在必得,民進黨團在議場內採取抗爭、拖延戰術未果後,使出了“盤外招”。他們鼓動支持者包圍立法機構,試圖重現“太陽花”,通過所謂“民意”來施壓在野陣營。

    廿一日晚,台立法機構辦公大樓外人潮漸增,集結了許多綠營支持者。航拍畫面顯示,抗議人潮蔓延至立法機構周邊的幾條道路。

    二○一四年的“太陽花運動”,直接改變了台灣的政治版圖,民進黨堪稱這場運動的最大受益者。十年後的今天,眼看自己執政受到挑戰,他們又想故技重施,通過“賣慘”博取同情,干擾立法機構的正常運作。

    六成五民眾撐改革

    對於立法機構的激烈衝突以及民進黨號召場外抗議的做法,輿情分析機構今日最新出爐的民調值得參考。結果顯示,有六成五民眾支持藍白兩黨、力挺立法機構改革法案,批評藍白陣營或反對立法機構改革法案的僅兩成五;發動杯葛的民進黨民代好感度更被國民黨民代超車,負面聲量暴增。

    至於民進黨極力訴求的“程序不正義”,同樣未獲多數民眾認同。有一成八民眾表示支持立法機構改革;贊同綠營論述者僅一成四;還有一成三分別表示下架民進黨和為國民黨民代加油;一成言論批評在立法機構外聲援民進黨的群眾是“職業學生”,甚至諷刺是“大型面試現場”;還有百分之九表態力挺立法機構負責人韓國瑜。

    藍抨擊綠操弄群眾

    國民黨民代王鴻薇表示,台立法機構要改革是多數民意,綠營過去也支持。希望民進黨不要再顛倒是非、操弄群眾,把台灣民眾當成傻瓜。

    過去八年民進黨掌握多數民代席次時,在立法機構強勢碾壓的案子不少,哪裡曾理會在野黨。如今風水輪流轉,綠營沒了人數優勢,遇上在野黨的全面反撲,卻又心不甘情不願,只好控訴對手“黑箱”,企圖訴諸外部力量。難不成民進黨所謂的“民主”,是“民進黨作主”?抑或是“自己贏了才叫民主”?

    既已執政當家,又要鬧事,只會輸光好感。“太陽花”名聲已經敗壞,民進黨面對“雙少數”執政的局面,與其想操控群眾力量,搞個“太陽花2.0”,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謙卑面對在野多數民意。議場上的事,就留在議場裡好好商量解決。(香港廿二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