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賴清德聲望跌破五成
  • 綠用心險惡
  • 博愛站揭牌
  • 第廿二屆海創會福州開幕
  • 以黃埔情緣促兩岸交流
  • 解放軍核潛艇現廈金水道
  • (社論)俄艦美後院“秀肌肉”示威
  • 台一周新冠新症及死亡倍增
  • 印航乘客飛機餐吃出刀片
  • 韓醫協擬月末無限期停診
  • 美七千五萬人收極端高溫警報
  • 美麥當勞員工開槍被捕
  • 福島核電站故障冷卻設備停運
  • 日多地暴雨新幹線一度停駛
  • 王毅冀三國合作啟新征程
  • 大運河成功申遺十年
  • 民族夢
  • 我大使:芬太尼非華問題
  • 華促美恪守涉藏問題承諾
  • 中歐舉行人權對話

歐盟商會:華或提高進口車關稅

2024-05-23 06:35


    歐盟商會:華或提高進口車關稅

    【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觀察者網二十二日消息:歐盟中國商會二十一日晚在X官方賬號發佈聲明稱,從內部消息人士處獲悉,中國可能考慮對配有大排量發動機的進口汽車提高臨時關稅稅率。

    反制歐美貿易行動

    聲明指出,這一潛在舉措對歐洲和美國的汽車製造商都將產生影響,尤其考慮到近期美歐接連對中國電動汽車發難的背景。港媒《南華早報》二十二日報道稱,這一“反制”舉措將對抗歐美針對中國電動汽車採取的貿易行動。

    港媒稱,此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斌接受訪問時曾透露過相關內容。歐盟中國商會在聲明中也引述其說法稱,根據世貿組織規則,中國對發動機排量大於二點五升的進口汽油轎車和SUV的臨時關稅稅率,最高可以考慮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

    符合世貿組織規則

    劉斌強調,這一調整建議體現了中國追求實現“雙碳”目標和加快綠色發展的決心,並且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和市場經濟原則,“與某些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保護主義措施有着本質區別”。

    據報道,去年,中國進口約二十五萬輛發動機排量大於二點五升的汽車,佔進口汽車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二,進口大排量發動機汽車也佔中國大排量發動機汽車消費量的百分之八十。如果提高臨時關稅稅率,將對從歐盟進口的汽車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從美國進口的汽車。

    《南華早報》提到,這一聲明發出之際,恰逢中國與西方大國的貿易關係陷入緊張。上周,不顧中方強烈反對,拜登政府宣佈對多項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尤其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關稅增加至百分百,這也引發德國、瑞典等多國擔憂。

    耶倫訪德煽歐遏華

    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二十一日訪問德國法蘭克福時,試圖拉攏歐盟以共同應對中國所謂的“產能過剩”。其危言聳聽稱,美國及西方盟國必須“以團結的方式”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製造業實力,否則自身產業將處於危險之中。她還在講話中為美國關稅新規開脫稱,美國無意執行反華政策,中國“產能過剩”可能會“威脅到世界各地工廠的生存”,美國上調關稅是“戰略性和有針對性的舉措”。

    然而美國拋出的這根橄欖枝,歐盟似乎表現得不太積極。綜合《金融時報》報道,當天晚些時候,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競選辯論會上表示,歐盟不會追隨美國加徵對華關稅,歐盟方面將採取與華盛頓“一攬子關稅”不同的做法,要“量身定製”對華關稅。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她在講話中暗示,歐盟最終徵收的任何關稅都將低於美國上周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百分百關稅。

    《金融時報》稱,距離歐洲議會選舉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馮德萊恩正在尋求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一職。她在辯論會上“淡化”了與中國發生貿易戰的可能,擺弄起文字遊戲,“我不認為我們在打貿易戰。我的主張是‘去風險而非脫鈎’,很明顯我們正在對華‘去風險’。”

    華帶來機遇非風險

    對於馮德萊恩的涉華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二十二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的發展和開放給歐洲和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風險。保護主義解決不了歐盟的問題,保護的是落後,失去的是未來。中歐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都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應該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具體經貿問題。

    “我們注意到歐方的相關表態。希望歐方恪守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的承諾,同中方一道維護好中歐經貿合作大局。”汪文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