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習:多辦順民意惠民生實事
  • 習赴西寧學校宗教場所調研
  • 習近平寧夏考察
  • (社論)菲南海攪局“碰瓷”博大霧
  • 中方反對美制裁中企
  • 華:“西藏流亡政府”是非法組織
  • 印南部卅四人飲假酒亡
  • 歐盟窺探中國技術
  • 拜登特朗普電視辯論細則曝光
  • 空難死者家屬促罰波音千九億
  • 紐約槍擊案驟增警方稱“失控”
  • 災區義診
  • 印首都近兩百遊民熱死街頭
  • 沙特朝覲增至逾千人死亡
  • 夏日斜陽
  • 以軍稱無法消滅哈馬斯
  • 強降雨襲閩逾七十萬人受災
  • 湘江二號洪水形成
  • 皖逾廿景區暫停開放
  • 綠圖“抹紅”媽祖擋兩岸交流

(社論)國際刑庭檢察官為正義發聲

2024-05-24 06:35

    國際刑庭檢察官為正義發聲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卡里姆·汗廿日發聲明說,他正向國際刑事法院申請對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內的兩名以政府高官和三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領導人的逮捕令。這是對以哈領導人各打五十大板。

    卡里姆·汗在聲明中指出,根據他的辦公室收集和審查的證據,有合理的理由相信,內塔尼亞胡和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對至少自二○二三年十月八日起在巴勒斯坦國(加沙地帶)領土上犯下饑餓平民戰爭罪、殘忍待遇戰爭罪、故意殺人或謀殺戰爭罪、故意攻擊平民戰爭罪等罪行,負有刑事責任。他的辦公室認為,所指控的罪行是以色列根據國家政策對巴勒斯坦平民進行廣泛和系統性襲擊的一部分。根據評估,這些罪行一直持續到今天。

    卡里姆·汗稱,根據《羅馬規約》,提交了這些逮捕令申請。申請是他的辦公室獨立和公正調查的結果。他強調,國際法和武裝衝突法適用於所有人。沒有步兵、指揮官、文職領導人——沒有人——可以逍遙法外。

    以外長憤怒地表示,哈馬斯對以犯下滔天罪行,檢察官卻把以總理及國防部長和哈馬斯相提並論,並稱“這是恥辱,歷史永遠會記住今天的恥辱”。哈馬斯對逮捕令也發話:強烈譴責!

    長期以來,巴勒斯坦問題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頻頻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和譴責。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此次行動旨在給受害者公正的審判,為人權正義發聲,也是對國際法治體系的有力維護。

    然而,檢察官申請逮捕令引發了一系列不可預料的後果。美國作為以色列的重要盟友,立即作出了緊急反應,啟動了攔截行動。這一舉動不僅彰顯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和庇護,也暴露了國際社會在處理類似事件上的複雜性和敏感性。面對美國的干預,國際社會的反應也是五花八門,有人支持國際刑事法院公正審判,有人則擔心這一事件會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甚至引發新一輪的衝突和戰亂。

    以哈衝突已造成至少十萬人傷亡,如果國際刑事法院袖手旁觀,對其聲譽將是極大的損害,因此,相信它一定會發出逮捕令。

    以色列現在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國,沒有簽署《羅馬規約》,但國際刑事法院如果簽發了逮捕令,一百二十五個成員國就有義務引渡,這也意味着這些人出國將會變得非常困難。根據現在的情況,哈馬斯官員不大會出國,倒是內塔尼亞胡出去就不太方便,會大大限制其活動範圍,這是很大的震懾作用,所以內塔尼亞胡才低聲下氣,尋求美國協助阻止。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此次申請對以哈領導人的逮捕令,無疑為國際法在現代衝突中的應用提供了一個重要案例。亦提醒所有國家領導人,他們的行為不僅受到本國法律的制約,還可能面臨國際社會的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