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我萬噸大驅駛過菲沿岸
  • 華促日勿在南海挑事生非
  • 我海警:這是中國!
  • 新聞圖片
  • 首大醫院叫停無期限停診
  • 字節跳動:美拒對話
  • 星推新法規範服務商防電詐
  • 韓酒店員工涉性侵華女再被拘
  • 習:讓“塞上江南”更美
  • 中方批日濫施非法制裁
  • 美國務院發佈會被曱甴打斷
  • 國際瑜伽日
  • 聯國專家促對以武器禁運
  • 美放寬援烏武器攻俄範圍
  • 普京:俄保留援朝武器權利
  • 俄烏一天九十六次交戰
  • 國台辦:台胞才能過上好日子
  • 公安部:分裂國家最高死刑
  • 大陸嚴懲“台獨”分裂犯罪
  • 最高檢:可缺席審判“台獨”分子

黃埔精神激勵後人

2024-05-25 06:35


    信兩岸同心必團圓

    黃埔精神激勵後人

    “雖然父親在黃埔軍校讀書僅一年,但是他的生命與黃埔軍校融為一體,他愛國和親愛精誠的思想影響着我們。”黃埔軍校六期武漢分校學員吳忠亞的女兒、澳門辛亥 · 黃埔協進會副主席吳厚悌近日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說,在三次長沙會戰期間,吳忠亞辦的報紙從未停刊,鼓舞前線士氣。

    吳忠亞祖籍湖北省雲夢縣,叔父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重要播種者之一、被稱為“蓋世之傑”的吳祿貞。

    優異成績考入黃埔

    受此家風影響,年少的吳忠亞毅然踏上報考軍校的道路。“那時是一九二六年,恰逢國民革命軍進入武漢,父親想要報考黃埔軍校,但是年齡不符合報考要求。”吳厚悌稱,為了報考,吳忠亞虛報了兩歲,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黃埔軍校。

    在軍校期間,吳忠亞被分配到第一大隊,他積極參與平息夏斗寅、楊森叛亂,展現了黃埔軍人的勇敢與智慧。

    南京請願要求抗日

    一九二七年,吳忠亞因病無法與同學們一同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原本立志成為一名軍人的他,被迫轉變為一個文人。

    病癒後,吳忠亞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立武漢大學(現武漢大學)。在校期間,他不僅成績優異,更因思想進步而備受首任校長王世傑的青睞。兩人經常交流思想,吳忠亞深受啟發。他積極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他參加過黃埔軍校,思想先進,曾帶領約三百名大學生赴南京請願,要求抗日,展現出領導力和組織力。“這些都是他在黃埔軍校鍛煉後獲得的成果。”吳厚悌說。

    前線辦報激勵士氣

    在武漢大學讀書期間,吳忠亞創辦了《中興周刊》,組織了讀書會等進步團體,引導同學們關注國家大事,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第三次長沙會戰開始。當時戰事十分緊張,上級要求吳忠亞撤退,但是他回答說:“士氣需要鼓勵,前線需要報紙,即使在戰壕,也要照常出報。”於是,吳忠亞將報社移駐岳麓山下,與第九戰區司令部戰時指揮所為鄰。果然,就在那狂轟濫炸、炮火紛飛的日子裡,報紙照常出版。吳厚悌說,在三次長沙會戰中,他的報紙從未停刊,為前線戰士提供了寶貴的精神食糧。

    鼓勵後人報效國家

    由於家族的關係,吳忠亞外孫林園丁經常接觸與黃埔軍校相關的事情。在林園丁的印象中,吳忠亞始終是慈祥、善良、富有知識的老人,他關心下一代的成長。“一九八三年,我考取了大學,外祖父給我寫信,鼓勵我要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報效國家。”林園丁說。

    如今,林園丁是澳門市政署首席顧問高級技術員,他努力繼承外祖父的黃埔精神,並將其發揚光大。作為澳門辛亥 · 黃埔協進會會長,創會近二十年來,他致力於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推動台灣同胞到澳門走走看看,了解澳門的發展新風貌。

    “回首當年烽火,八載風雨同舟,喜見故人無恙,晚年更風流。古來多少豪傑,功成神州一統,勛名史册留。”一首四十年前的詞吸引記者的注意。這是在紀念黃埔軍校建校六十周年並歡迎海外歸來同學茶會上,吳忠亞在茶會上的賦詞。

    “對於父親來說,回望一生,最難忘卻的是那段黃埔歲月,而早日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是他的心願。”吳厚悌表示,如同吳忠亞在《寄懷旅台舊友》所言:“心同兩岸團圓願,水到渠成信必成!”(珠海廿四日電)

    中新社記者  蔡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