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信逸軒開售 首期廿餘萬起
  • 深合區撤商品房限購
  • 深化合作 促灣區建築業共贏發展
  • 銀行公會參觀基建論壇展覽
  • 基建論壇230場洽談 合作金額倍增
  • 五十場琴澳企對接洽談 牽紅線
  • 青企協就職 續關注中小企青創
  • 學者倡戶外表演場地 全球招標
  • 機場:九月澳出發中轉首爾 行李直掛里斯本
  • 五月通脹按年升0.77%
  • (一家之言)轉型求出路 留客留消費
  • 快客寶:末端配送市場潛力大
  • 五月迎269萬客 按年升21%
  • 商務部四建議促國際基建合作
  • 基建論壇38簽約 涉130億美元
  • 國際基建論壇開幕 促綠色創新
  • (一家之言)推綠色經濟 加快走向國際
  • 美股上漲廣度進一步縮窄
  • 星澳倡中醫藥合作 共拓東盟中葡
  • 蘋果發佈AI新戰略 市值創新高

(一家之言)優質服務 助燃旅遊魅力

2024-05-25 06:35

    優質服務   助燃旅遊魅力

    今年首季GDP實質增長兩成五,整體經濟規模恢復至一九年同期八成七,有學者分析全年有望恢復疫前水平。亮麗的數據主要受惠綜合旅遊復甦強勁拉動。

    旅遊業是本澳經濟支柱,一榮俱榮,對零售、餐飲、交通、酒店、會展等行業的拉動作用顯著。為此疫後一年半來,政府乃至市場各持份者均在旅遊發展上努力不懈,從今年首四月入境旅客逾千一萬人次,恢復至一九年同期八成三水平可見一斑。未來數月會否加快復原速度?從各方為慶祝雙慶年開展鋪天蓋地的活動,疊加美食、體育、藝術等系列大型活動陸續上演,如下月首次舉辦澳門國際美食之都嘉年華,邀請三十個“美食之都”代表參與,鼎盛陣容增強引客效應,料可刺激旅遊發展。

    全城活動一浪接一浪。下周一起,內地再開放多八個城市自由行,為澳門引客再創條件。唯各地均在搶攻旅遊市場,如內地的國際航線恢復正追趕疫前水平,且價格回落;境內旅遊城市迅速崛起,每個火出圈的旅遊城市,屢屢刷新業内人士的認知。如淄博烤串、哈爾濱冰雪遊、甘肅天水麻辣燙,甚至是穿漢服遊洛陽、打卡胖東來遊逛許昌……各地文旅熱持續升溫,展現出的獨特文化魅力、創新的營銷策略,更憑優質服務,成為城市文旅“出圈”的關鍵。

    疫後旅客旅遊模式、口味不斷改變,如以往旅客來澳多是“買買買”,現時來澳追求服務體驗。本澳旅遊業要靈活變通,難再以舊方式以套用市場新模式,超前探索內地旅客的興趣和需求,提供多元服務,投其所好,刷出新鮮感,才能持續吸引回頭客。

    新開放的自由行城市,較多為少數民族,各有其獨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慣,與澳門有差異。業界須加強接待能力,更要做足功課,充分了解、尊重少數民族旅客的風俗習慣。提供精準和貼心的服務,才可展現澳門作為國際化城市的獨有風采,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推動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