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廣東西江幹流全線現洪峰
  • 梅州災後有序恢復
  • 中德就氣候綠色合作達五成果
  • 發改委:損人不利己
  • 中法天文衛星啟航
  • 開放合作讓華太空“朋友圈”擴容
  • 巴爾幹半島多國大範圍停電
  • 瑞士洪災
  • 日客機引擎故障急折返
  • 韓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洩漏入海
  • 美漢與警駁火三死十傷
  • 美新墨西哥州林火失控兩死
  • 普京稱將發展三位一體核力量
  • 波音飛船返回再推遲
  • 美副助理國務卿辭職
  • 美關俄兩簽證中心
  • 古特雷斯:勿讓黎成另一加沙
  • 集安組織關切巴以衝突升級
  • 甘肅天水公祭伏羲
  • 加沙紅十字會難民營遇襲45死

台退役軍人贛重溫抗戰史

2024-05-26 06:35


    參訪萬家嶺大捷紀念園

    台退役軍人贛重溫抗戰史

    【中新社江西德安廿五日電】“歷史不會被遺忘!我這次率團參訪萬家嶺大捷紀念園,就是要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廿四日,台灣中華黃埔研究學會理事長、台灣陸軍軍官學校第廿六任校長(退休)、台退役少將陳良沛受訪時說道。

    贛追思犧牲英烈

    當天下午,來贛考察交流的台灣退役軍人一行二十餘人,參訪位於江西德安縣城的萬家嶺大捷紀念園,追思犧牲英烈、重溫抗戰歷史。

    江西德安磨溪鄉,山嶺相連,綿延起伏。這片在地圖上找不到標註的不起眼丘陵,是侵華日軍聞風喪膽之地,名曰萬家嶺。

    國恨家仇不可忘

    時間回到一九三八年秋,侵華日軍第一○六師團竄入萬家嶺,中國抗日名將第九戰區第一兵團司令薛岳,依託獨特地形地勢運用“口袋”戰術,中國軍隊殲滅日寇萬餘人,史稱“萬家嶺大捷”。

    “先烈先賢在抗戰中不畏犧牲奮勇殺敵,深刻詮釋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值得我們敬佩。”陳良沛表示,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將士,激勵着後人國恨家仇不可忘。

    認真聆聽講解員的講解,台灣文教經貿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耀德不時俯身觀察玻璃橱窗內的展品。

    在他看來,抗戰先烈們為民族為國家犧牲,用血肉鑄就了一座勝利的豐碑,“應該讓下一代更了解這段歷史”。

    青年應學抗戰史

    台灣退役軍人濮新生同樣認為,年輕一代應多來萬家嶺大捷紀念園等地看看,了解正是先烈們用生命保衛國家、保衛民族,才有如今的幸福生活。

    記憶從未褪色,歷史仍有迴響。萬家嶺大捷紀念園內的一組戰士雕像,向世人“講述”着當年的烽火歲月……

    在戰鬥中,侵華日軍對中國軍民大規模投放芥子毒氣彈。毒氣彈餘毒溶入水中,附着植被滲透到地下,人只要一沾上便會迅速感染,生瘡化膿,疼痛難忍,無法醫治。

    日軍犯反人類罪

    據萬家嶺大捷紀念園講解員曾慶琪介紹,一九三八年八月至一九三九年二月,日軍在德安縣境內共發射、空投毒氣彈三千餘發,施放窒息性毒氣一萬二千多罐,犯下毒氣戰的罪惡行徑。

    “投放毒氣彈,是一種很不人道的戰爭手段,更是反人類的罪行。”濮新生言語中透露出憤怒。

    萬家嶺戰役是中國抗日戰場上武漢會戰的重要戰役,國共兩黨團結抗戰、共禦外侮,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時任新四軍軍長葉挺盛讚此役“並與平型關、台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