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指大三巴牌坊跌石 未見當局仔細記錄現場及即時公佈世遺監測中心數據 林宇滔促交代
  • 廣東話與繁體字的保育與傳承
  • 新城A、B區行車天橋影響燈塔景觀? 文化局:僅0.34%與燈塔限高區域重疊 不影響歷史城區 無需向世遺中心交資料
  • 環保局:「生態島」環評二次公示含中華白海豚調查資料
  • 聖心中新學期改用內地簡體中文書 家長指「同化」是趨勢 教育繁體字成家長責任 網民響應支持下一代學廣東話、繁體字
  • 回憶
  • 家長憂聖心中小學改用內地簡體中文書 教青局未正面回應 僅促學校循序漸進推繁體字和「國家規範漢字」教學
  • 聖心中新學年初小起選用內地簡體書教中文 部分家長發公開信 憂慮學生難掌握繁體字 校方:繁簡並用
  • 賀一誠今起連休13日 張永春臨時代理行政長官職務
  • 一常會繼續討論道路交通法案 議員對是否引入「扣分制」、應否保留「輕微違反制度」有分歧
  • 17間本地企業獲發清真證書 李偉農:澳門將迎來更多元客戶群 清真認證食物需求增
  • 指A、B 區行車天橋工程未判 羅立文著同事多放些資料上網
  • 本年度約38.9萬市民獲得7千元非強制央積金注資 至今公帑投入總額達318億
  • 指「一億工程表」資料一直新冚舊 林宇滔批「呃人」的資訊公開 羅立文:尊重看法 但不同意
  • 新城 A、B 區行車天橋高度超出燈塔周邊限高 或擋景觀 林宇滔促交代有否獲教科文同意動工
  • F3被FR取代 潘永權:國際汽聯應因發展需要而調整 一直重視東望洋跑道
  • 議員關注小販發展 憂任由「自生自滅」 張永春:小販是本澳歷史、市民生活一部分
  • 男泳客奧林匹克游泳館暈倒不治 送院前已無呼吸心跳 潘永權澄清非「遇溺」 死者未曾下水
  • 社工局拍片氹生育 齋讚小孩可愛「倍添幸福」 遭網民大肆奚落 批評「生育當兒戲」
  • 擬在上葡京及葡京人之間空地設可容5萬人戶外表演區 文化局:全力建設「演藝之都」

澳門的打工仔 你還好嗎?

2024-05-26 10:55

本澳不少「車手」專職或炒散送外賣。

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亦是為勞動階層爭取權益的歷史而設的紀念日,在澳門是強制假期外,更是呼籲人們關注自身的勞動價值、檢視本澳勞動權益以及福利的好時機。疫後復常逾一年多,究竟本澳打工仔的勞動狀況是在改善,或變得更差?

往年五一,本澳街頭皆可見工人和勞動團體上街遊行表達訴求,惟自疫情三年開始漸見式微。疫情期間,本澳失業問題嚴峻,在疫後經濟復甦之際,本澳居民在就業方面又是否已漸漸變好?或只是表面現象?

在勞動權益方面,包括幾項最基本要素如合理工資、工作環境和工作時間,也是人們維持基本生活質量和健康的重要保障。事實上勞動權益有助於防止工人被僱主剝削,例如最低工資法律、防止過長工作時間的規定等,都是為了確保工人得到公平的待遇。社會充分關注勞動權益,則有助於縮小收入和福利的不平等現象,促進公平和正義,有助於建立更和諧和穩定的社會。

本澳的勞動力來自本地以及外地,包括內地僱員以及主要以東南亞國家為主的輸入人員。故此,除了規範最低工資、工時限制、休假、工作意外及職業病等法律、法規,以確保勞工的基本權益和福利外,亦有針對保障及規範外僱權益的制度如《聘用外地僱員法》,而當局推行的《人才引進法律制度》則於去年七月生效。

當局冀以人才引進計劃招攬外來人才,借助其技能及經驗以推動「1+4」產業發展,促進本地經濟多元化。首輪審批正火如荼,而第二輪申請將在年中落實。

所謂的「1+4」,如當局所稱,旨在促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當中的「1」是指按照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要求,促進旅遊休閒多元發展,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遊業;「4」是持續推動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發展。

然而,社會上對該計劃意見不一,面對未明朗的就業形勢,反饋多是擔心本地人飯碗被「專才」搶走,以及會否對本地就業市場造成莫大衝擊。申請獲批者將獲本澳居留權及等同本地居民的福利,也有意見揶揄本澳或成「專才退休天堂」,在本地就業問題未有顯著改善前,引進人才也許是「本末倒置」。

長久以來,本澳市場上的外僱數量問題備受關注,打工仔莫不抱怨僱主為節省成本大量聘請外僱,門檻較低的工作寧願請外僱也不考慮本地人。未來本地勞動力會否變「高不成,低不就」,無法向上流動、亦無法向下「放下身段」?

另一方面,外僱雖是本澳重要的勞動力,受相關法規規範及保障,惟時有外僱被拖欠薪金、亦常有外僱與本地僱員同工但不同酬等情況出現。而常就本澳勞工議題向政府遞信、發聲的團體澳門人民力量則認為,外僱薪金應該要訂定達至本澳收入中位數或以上,禁止本地僱主以低於市場薪金水平請外僱,以免拖低本地人的薪金,本地及外地僱員不斷鬥「內捲」,造成「捲低」薪金之惡果。

除了探討本澳勞動權益、人才引進計劃對本地就業發展的影響等宏觀的勞工議題外,今期專題亦邀請幾名受訪者分享他們的求職、轉職、現職經歷,以及前議員吳國昌及現任議員李靜儀對人才引進計劃外僱政策等的分析。

誠然,作為一介「打工仔」,莫不只求有份能一展所長的工作,有穩定收入,能安居樂業。在一個穩定向前的社會裡,為何會出現本地人陷入求職焦慮、憂慮青年求職空間狹窄的現象?在外地與本地勞動力互相拉扯的局面中,政府應負上最大的責任,然而當中又包含了哪些矛盾問題?

這篇文章 澳門的打工仔 你還好嗎?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