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華促菲停侵權挑釁
  • 德副總理:仍有迴旋餘地
  • 習:對波蘭單方免簽
  • 李強晤越總理范明政
  • 烏用美導彈襲克市逾百死傷
  • 韓電池廠大火十八華公民罹難
  • 俄達吉斯坦恐襲廿人遇難
  • 中方:反對恐怖行徑
  • 花團錦簇
  • 大陸廿三軍機四面圍台
  • 滯陸金門釣客胖八公斤
  • 台輿論:防台海形勢惡化
  • 陸:暴露“台獨”真面目
  • 地震列車事故重創花蓮旅遊
  • 李德仁:遙感技術惠人
  • 薛其坤:探秘量子世界
  • 李德仁薛其坤獲最高科技獎
  • 習:二○三五年成科技強國
  • 習:中美關係未來在青年
  • 中方:違背兩國元首共識

美媒:中國人不覺美國月“更圓”

2024-05-27 06:35


    美媒:中國人不覺美國月“更圓”

    【本報訊】據觀察者網二十六日消息:“美國曾經在中國享有聲望,但不再有了。”美國《華盛頓郵報》二十五日發文稱,近年來,美國在華“軟實力”褪色,美國文化和思想對中國人的吸引力逐漸減弱,曾經在中國受到歡迎的美國品牌在與本土品牌的競爭中節節敗退。文章提到,如今,在中國民眾眼裡,曾經被戲稱為“更大更圓”的美國月亮,也沒甚麼不同了。

    美國在華失人心

    《華盛頓郵報》稱,過去幾十年,軟實力曾是美國在中國“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但在最近幾年,情況發生轉變,隨着美國的文化光彩褪色,美國在中國“失去了人心”。

    比如,《老友記》、《生活大爆炸》等知名美劇曾經對中國觀眾產生了很大影響;一些所謂的維權人士甚至把美國式“民主”視為“燈塔”;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人會在麥當勞舉行婚禮;上世紀來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回憶那段時光覺得自己過得像“名人”……但這些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全球金融危機侵蝕了人們對美國經濟模式的信心,美國經濟衰退的說法開始被普遍認同,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和新冠疫情爆發初期該政府對中國的攻擊,讓中國人對美國昔日的“好感”消失殆盡。

    此外,很多人看到美國政治制度和社會的種種缺陷,美國大規模槍擊事件、警察暴力、政治分化和公共安全問題打碎了美國式“民主”濾鏡,“零元購”的搶劫新聞開始在中國社交媒體流傳。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項目主任沈大偉稱,二○○八年金融風暴算是中國人對美國好感破滅的倒數第二擊,“特朗普政府給棺材板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據我所知,美國對中國城市居民、知識分子和官員的吸引力已經所剩無幾。”

    文章稱,在這一轉變發生之際,中國正在擴大軍事和科技實力,同時美國不想看到“美中平起平坐”,導致兩國更加“疏遠”,關係緊張。

    美國軟實力褪色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卡特政府助理國務卿、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前院長約瑟夫 · 奈稱,“如果想避免戰爭,想處理好競爭,或者想設法應對一個共同的問題,比如氣候,一定程度的軟實力(互相輸出)對兩國都有好處。”

    約瑟夫 · 奈稱,如果雙方都希望實現上述目標,“那麼中國對美國的吸引力,以及美國對中國的吸引力,對兩國都有利,因為兩國都希望形成一種鼓勵合作的氛圍。”

    文章宣稱,中國對美國正面看法的減弱可能源於大國競爭。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稱,這是一種“範式轉變”,“如今美國在中國的形象非常糟糕”,可能跌至中美建交四十五年來的谷底。

    文章提到,美國失去了在中國的軟實力優勢,意味着失去了“對中國政府施加影響的一個重要手段”,即失去了直接吸引中國人民的能力。

    東升西降成趨勢

    與此同時,中國日益強大和富裕,正在努力提升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創造自己的文化聲望,“東方正在崛起,而西方正在衰落”。

    高端手機的中國消費者正越來越多地關注本土品牌。市場研究公司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蘋果公司在華銷售額同比下降百分之十九,而華為銷售額增長了近七成。

    一名三十歲的上海翻譯員告訴《華盛頓郵報》,“過去,當你看到美國品牌時,你會覺得它們更酷,而現在,人們更青睞國貨。”

    這種現象在平時的文化消費中也很明顯,曾經在風靡年輕群體的美劇和荷里活電影不再是中國社會主流話題的一部分,幾乎沒有甚麼新美劇能在中國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

    《華盛頓郵報》還引用中國博主“兔主席”的話稱,“很多中國人無法再像從前一樣,把美國看作某種理想化的道德制高點、制度制高點乃至未來的方向”,“美國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自毀長城’,瓦解了自己辛辛苦苦在中國構建的軟實力。不僅如此,美國還為自己構建了一個最難對付的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