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台四大學下月停辦
  • 穗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重開
  • 粵首發“惠民托育券”
  • “和平方舟”號將首訪法希
  • 巴士賣凍飲
  • 南醫大老師救人竟受罰
  • 浙紀念翁同文誕辰110周年
  • 西藏原書記吳英傑被查
  • 美173協會促延意見徵詢期
  • 中證監澄清“轉融通”驟增
  • 李強考察中澳大熊貓保護合作
  • 發改委連發三文回擊
  • 外媒曝美抹黑中國疫苗
  • 意總理擬近期訪華
  • 深中通道通過驗收
  • 深中通道攻克“卡脖子”難題
  • 廈金加速同城化建設
  • 台民冀兩岸和平穩定
  • 若沒收俄資產G七恐失六千七億
  • 諶貽琴籲巾幗堅守民族大義

德法反對與華貿易戰

2024-05-27 06:35


    G7籲“共同應對中國產業政策”

    德法反對與華貿易戰

    據央視網報道:當地時間二十四日,七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行長在意大利北部城市斯特雷薩舉行會議,對華貿易成為主要議題之一。在美國財長耶倫共同應對中國產業政策的呼聲中,德國、法國財政部長二十四日表示,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最後不會產生贏家,只有輸家。

    “貿易戰只有輸家”

    據路透社報道,七國集團財長二十四日在會議中稱,面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出口實力,各國應結成共同戰線應對所謂中國“不公平”的產業政策。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二十四日告訴媒體記者,德國作為一個成功的出口國,在自由、公平和開放的全球貿易中擁有既得利益。他說,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分裂只會產生輸家。歐盟成員國絕不能從整體上弱化自由和公平的全球貿易,因為“貿易戰只有輸家”。林德納還表示,針對中國的貿易指控必須得到客觀和非常仔細的審查,就算要採取聯合行動也應通過世界貿易組織。有分析人士表示,由於德國經濟以出口為導向,一旦貿易摩擦升級,德國將承受較大衝擊。

    法國經濟、財政及工業、數字主權部長勒梅爾當天也強調,中國是“法國的經濟夥伴”,要避免任何形式的貿易戰,“我們絕對要避免任何形式的貿易戰,因為貿易戰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不符合歐洲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利益。”

    美組保護主義同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二十二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炒作中國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完全背離客觀事實和經濟規律,本質上是保護主義。他指出,美方以“產能過剩”為名,試圖脅迫七國集團成員對中國新能源產品築欄設限,這實際上是要組建一個“保護主義同盟”,與開放共贏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不僅將損害相關國家消費者福利,也將對全球綠色轉型造成干擾和破壞。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