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15屆基建論壇周三開幕
  • 關注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潛在影響
  • 善用數據資源提升治理能力
  • 國際卡組織加速佈局中國市場
  • 學者:打造來澳必吃刨冰聖地
  • 五十天線勢危 港股或再下探
  • 中銀中小企:為遊客提供外賣服務
  • 生產力:開發小程序 製特色手信
  • 情侶檔刨冰店 冀開放合作推新品
  • 青企:重視產品設計儀式感性價比
  • (一家之言)保創新性 打造活動口碑
  • 中小企嘆生意淡 租金“硬淨”
  • 酒樓:父親節茶市優預期
  • 申洲銷售強勁前景樂觀
  • 奢侈品牌大劈價 引內地客消費
  • 團體:澳經濟景氣穩中向好
  • 金融科技引擎加速現代金融發展
  • MGM曼谷推廣土生葡菜
  • 旅遊局:路展推廣具成效
  • (一家之言)提升服務 增客人消費信心

擦亮“金名片” 推澳經濟發展邁新台階

2024-05-27 06:35

    擦亮“金名片” 推澳經濟發展邁新台階

    日前,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時隔一年再次蒞臨澳門深度考察。期間,夏主任特別點讚澳門具有“六大優勢”,重點提出“四個多作貢獻”和齊心協力把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擦得更亮的新要求。

    回歸以來的廿五年,澳門經濟及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眾多領域獲得國際認證,甚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例如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獲得“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全球最多五星榮譽酒店城市”、“最佳亞洲會議城市”等美譽。此外澳門在國家支持下,積極參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產業佈局和民生建設的發展空間得到明顯擴展。可見,澳門已具備成為國際大都市的格局和潛力。

    四方面須多作貢獻

    中央賦予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代表國家對澳門的重視和支持,可謂“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和制度優勢的綜合體現,也是澳門回歸廿五周年的一份賀禮,彰顯五屆特區政府的施政成效,充分肯定全社會共同建設澳門的努力。澳門國際大都市的定位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四個多作貢獻”則是豐富“金名片”的主要途徑和重要切入點。澳門須在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澳門國際影響力,以及弘揚愛國愛澳優良傳統這四個方面多作貢獻,推動澳門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

    針對把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擦得更亮,提出幾點建議:

    內引外聯提升實力

    一是豐富澳門功能定位,提升澳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不斷深化“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發展定位,推動“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有效落實,特別在澳門的優勢領域上大造文章。逐步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打造“演藝之都”、“體育之城”、“教育之城”,形成科技創新高地,多點齊發為澳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二是不斷提升澳門的國際地位及國際影響力。“金名片”代表國家的認可和肯定,有助提升澳門對國際企業和人才落戶的吸引力。建議加強對外聯繫,做好對外宣傳,持續爭取具實力和代表性的企業、國際組織在澳設立地區總部,吸引內地企業來澳設置境外總部,提升澳門優勢領域及產業上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力,打響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名號。

    三是充分利用國家惠澳政策,寫好橫琴開發這篇大文章。用好國家惠澳政策,產生最大政策紅利,尤其要推動橫琴建設取得新成效,促進跨境要素更便捷流動,形成澳琴一體化建設,支持澳人澳企於橫琴發展,通過橫琴開發釋放澳門經濟和產業發展潛力。

   澳門經濟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  梁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