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神十五載人飛船撤離空間站 明返回地球
  •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誓就職
  • 日職:FC東京 2-3 橫濱水手
  • 澳電: 週三中午用電量超2019年最高峰
  • 日本本州等地暴雨一死數十傷
  • 歐陽瑜:強化產業導向課程建設
  • 賀一誠會見港議員交流發展意見
  • 【柴米油鹽加左價?】有團體建議加大民生日常用品價格監測
  • 專家:神舟飛船穩定改動少保障航天員安全
  • 【天氣熱用電破記錄】澳電︰5月31日用電量破紀錄
  • 賀一誠會見港議員加強港澳合作
  • 耿爽:美舉措必將對朝形成更強烈刺激
  • 加拿大東部歷來最嚴重山火廿萬人需疏散
  • 大橋口岸車道已完成多次優化升級
  • 珠海92個停車場可識別港澳車牌
  • 有團體辦活動鼓勵戒煙
  • 世界單車日 比利時多措施推廣
  • 分齡游泳賽:陳浩華男子400米自由泳奪冠
  • 世界女排:國家隊名古屋站三戰全勝
  • 當局辦義教及科創行程助青年發展

節日裡的歐陸情懷

2013-01-05 00:00
白色聖誕節的燈飾,染遍了雪亮的夜空,噴水池的聖誕樹高聳閃爍,聖誕老人在飄雪中送禮物的雪橇車似是從天而降,歐陸色彩的廣場氣氛,讓遊客們雀躍不已。

1553年巴來托、岡薩雷斯等少數商人,從十字門發現波平如鏡的澳門後,葡萄牙商人絡繹不絕,更不願離去。原因是葡人利用澳門與明、清政府通商,開始了歷史上的”絲銀之路”,從中賺取高額利潤,發財致富。

葡萄牙人登陸澳門後,建樓房造炮台,圍了一堵城牆,稱為”天主聖名之城(TheCityoftheHolyNameofGod)”。葡人遠航一般不帶女人,因此;葡萄牙人便在航程與印度、馬來、日本和中國的女子結合通婚。他們十分喜歡亞洲女子,特別是中國女子,美麗溫柔,當時華洋通婚已漸漸被社會接受。

在澳門歷史城區的中心,議事亭前地,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一幢純白色建築仁慈堂,是葡萄牙莉娜皇后倡議興建的,由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其中的孤女院,專門收養中國貧窮家庭的女孩,授與葡國文化、接受葡語教育、各種禮儀及葡人的餐飲文化等,這些孤女成長後,便成了葡人的妻子,他們的子女,產生日後的土生葡人文化。

另外一幢重要建築物民政總署大樓,是前澳門市政廳。在大堂的中央掛著葡國若翰四世國王,授與澳門的絲帶牌篇,上面的葡文刻印著”精誠可靠,謹賜天主聖名之城,沒有更忠誠者。”的字句,以表揚葡國被西班牙併吞時期(1580年至1640),在全世界葡萄牙及其殖民地都掛西班牙旗,唯有澳門一直飄揚葡國的國旗。現在二樓的會議廳,保留葡國人管治時期,歷屆澳門總督肖像及對澳門有貢獻的名人肖像。

現在有些澳門一天遊的旅行團,只走大三巴牌坊、媽閣廟、觀音像、澳門旅遊塔、新葡京、英皇及金光大道的威尼斯人、新濠天地、銀河娛樂場等地,連噴水池城區中心,也來不及踏足便離開,其實澳門一天怎麼走也走不完,最小要3天,澳門的街道、教堂、廟宇及混合中西文化的歷史建築物……

在長達400多年西方文化發展的城市足跡中,澳門是中國最先傳入西方文化的蓮花寶地。葡萄牙人一住便400多年,在這個過程中,與東方文化融會在一起,產生的歷史城區。遊客們走在城區的中心,欣賞充滿歐陸情懷的歷史建築,議事亭前地一帶,特別在聖誕節及新年節日裡,歐陸色調更濃。

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