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旅遊局公布構建AI澳門智能客服應用
  • 貿促局組織20企業旅博會展銷特色商品
  • 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今開幕 李司:今屆旅博會設逾1,300個展位
  • 內地五一黃金周將至 文綺華料本澳酒店預訂率近九成
  • 習近平晤布林肯 冀美方積極正面看待中國發展
  • 交通局因應五一協調金巴按客流增班次
  • 3月按年通脹1.09%
  • 倘深合區現違規醫療券個案將有機制處理
  • 本年度醫療券5月1日起可使用 使用範圍擴至橫琴
  • 首季居民失業率為2.7% 居民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20,500元
  • 政府將修法簡化程序解決“租霸”
  • 本年度醫療券使用範圍擴大至深合區
  • 當局正制定非高教教學人員專業發展制度
  • 勒遷之訴新程序料最快減至半年
  • 本年度醫療券五一起可用 使用範圍擴至深合區
  • 政府將修法簡化程序解決“租霸”
  • 深合區24企業機構申報知識產權獎勵
  • 旅博會“演藝之都”展館開幕
  • 治安警料黃金周出入境人次逾340萬
  • 航天員新工種為更多人實現航天夢

太空夢與中國夢

2013-10-27 20:13
不屈

神舟十號經過十五天的太空旅程之後,終於返回地球,降落於內蒙古。太空人們均受到英雄式的歡迎,相信不久的將來太空人們又會巡迴於全國各地,與民眾見面,並分享相關的經驗等等。自二零零五年神舟五號寫下中國太空史上首次載人的一頁以來,太空人們完成任務後必定巡迴分享,也定必到訪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分享中國的「太空夢」。

官方報導在多次神舟飛船上太空時均大力宣揚中國的科技如何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自主研發等等,對於一個正在堀起的大國來說,太空當然是一個值得投資的範疇。但是中國地方遼闊,貧富懸殊非常嚴重,究竟是太空科技這個夢較為重要,抑或是處理徹底滅貧,政制改革等等水深火熱的議題來得重要?

中國貧富懸殊的情況大概可以用兩個場景概括︰北京富二代結婚擺酒,找來兄弟班,各人都開一輛意大利製造的超級跑車,每輛動軏七八百萬。另一邊廂,一名少年背著一籮重重的煤炭,跨過兩座山以人力運送煤炭,只為賺取一元人民幣。

面對經濟的高速發展增長,中國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社會問題。社會不公,貧富懇殊、地方政府陽奉陰違、人權不進反退、法治落後、民工問題、維穩打壓、造假處處等等,林林總總不能盡錄,說成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並不為過。種種社會問題,猶如在中國這個高速奔跑中的跑手身上加上一個又一個的包袱,若不放慢高速增長的發展,認真著手解決社會問題,長遠下去中國的發展只會慢慢變得裹足不前,對希望發展成為世界大國強國的中國百害而無一利。

中國在研發航天範疇方面前前後後已投入約三百多億人民幣,而單看今年預算中「維穩費」已達到七千六百多億,作為一個背一整天煤炭才賺到數元人民幣的蟻民來看,很難理解到政府一擲千金地投放資源到太空探索以及打壓人民聲音為何比解決我們這些窮人兩餐糊口來得緊要。

在神舟十號航行的途中,更安排了一次太空授課,由太空人通過直播方式向全國數以千萬計的學童遙距授課,講解牛頓定律等物理知識。想到中國的教育,大家不難記起那些生活在山區中的小朋友,他們每天要攀山涉水數小時才能抵達那破舊不堪甚至連上蓋也沒有的學校上課,老師也只能靠著那微薄的薪水僅僅糊口。別說太空授課,他們連多找一兩個老師來授課的機會也沒有。政府表示太空授課有助提升學生對科普知識的興趣,的確所言甚是,但在連全民上學都不能真切落實保證的情況下,光提高一部份學生的興趣,忽視貧苦地區小童上學的權利,這是一個好的教育方針嗎?

有人說中國現在不缺錢,很多不同的範疇可以同步進行,在解決貧窮、社會問題的同時,可以投放資源繼續搞太空事業。其實這裡涉及的問題是政府究竟視哪些問題為重心,雖然教育的資源投放已達GDP總體的百分之四,但卻被批評資源多用來投放於所謂名牌大學,雖然說逐步投入城鄉免費教育,也見到不少慈善團體助學,但教育問題始終沒有得到真切的改善。相比之下維穩費直線上升,政府也用心用力投放精力於太空事業上。足見資源投放多並不代表能有效解決問題,而該兩萬多億的去向也應該交待清楚,為何投放了兩萬多億仍未能解決城鄉山區等的教育問題。

習近平在上台後多次強調「中國夢」,在最基本的需要還沒解決之前,確實沒有甚麼資格與基礎來談實現甚麼「中國夢」。希望領導人在發他的「中國夢」之前,先好好解決貧窮問題、三農問題、民工問題、食物造假問題、上學問題,繼而解決貪腐問題、法治問題、體制問題等。在一切基礎問題都得到妥當解決及處理,人民真正走上小康生活之時,才想想我們剛有一個怎麼樣的「中國夢」。若基礎不穩固,再空談甚麼「中國夢」,都只會是一個「春秋大夢」。

 

 

 

 

 

 

 

上街

恩寧

又過一年,明天便是七月一日,十六年前鄰埠香港正式結束英國殖民統治,重回祖國懷抱。十年前的七月一日,五十萬市民走上街頭,以和平理性的方性,向執政者表達訴求,反對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強大的民眾力量最終勝利,迫使政府叫停廿三條立法,時任保安司司長葉劉淑儀更因政治關係下台。十年後的今日,只見香港的形勢比以往更為嚴竣,梁振英上台後成為史上民望最低的特首,人民怨聲載道,中港矛盾日益嚴竣,「愛」字頭勢力橫行。以上種種令香港走進了最嚴竣的時代,是故今年七一大遊行主題定為「人民自主,立即普選,佔領中環,蓄勢待發」,而訴求主要有「貪曾貪湯事件,損害香港廉潔形像」、「警察打壓社運人士,選擇性檢控,低調執法事件」、「盲捐1億賑災,監察全被否決」、「強烈要求發放免費電視台牌照,反對電視霸權,一台獨大」、「香港記者北京採訪遇襲事件」、「抗議警察濫權」、「香港電台編輯自主受干預事件」、「國民教育事件,繼續抗衡洗腦教育」、「恢復集體談判權,保障基層勞工權益」、「領匯霸權,趕絕小商戶」、「奶粉荒事件,捍衛香港嬰兒飲奶權」、「反對政府施政先評估內地感受,政策應先考慮港人感受」、「復建居屋,增建公屋」、「平反六四、永不放棄」、「《公司條例》限制查冊爭議,削弱公眾監察力」、「打倒地產霸權」、「財政預算案豪花近5億,資助20名學生出外留學,慷納稅人之慨」、「雙非問題,教育資源被搶奪」、「抗議中共打壓維權人士及異見人士」。

另一邊廂,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聯同多個商戶推出購物優惠,不單止購物有非常特惠的折扣,甚至有地產推出買樓免佣這些優惠得令人懷疑的舉措。相關的慶回歸活動不少集中在下午舉行,巧合地與遊行開始的時間相同或相近。多個地產商更斥巨資,舉行甚麼香港巨蛋音樂節,以非常低的票價來吸引觀眾,被不少網民批評是「維穩show」,音樂節更獲得了無線電視全程直播,以上種種是否可理解為某種勢力以強大後盾舉辦形形式式的活動藉以「溝淡」參與遊行的人數,大家心中有數。

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在電台節目中表示,今年七一遊行人數的多寡,在於每個香港人的手中。要知道因為這個遊行,每年均帶來社會一些改變;因為這個遊行,政府不敢得寸進尺地壓迫市民。每年的遊行展示了民眾的力量,民眾以和平理性的方式發出了不滿的吼聲。

回歸多年以來,香港經歷了經濟衰退、再次復蘇以至金融海嘯等高低起伏的日子,尤以在梁振英上台後,可以看到中央對香港的各種干預無孔不入,尤以「愛港之聲」、「愛港力」等團體為甚,在年初的挺梁遊行中,更出現疑似黑社會兄弟撐遊行,以及聘請「臨記」支持遊行的事件。可謂各樣古靈精怪珍禽異獸統統給跑出來展露無遺,中央進一步加強「西環治港」,香港人一邊面對經濟上的重重挑戰與難關,另一方面則苟延殘喘般面對來自內地政治文化等的衝擊,可謂腹背受敵。

香港民眾力量之大,足以令政策下馬、官員下台,皆因當權者雖以各種無恥方式加強削弱市民的權利,但仍對民眾手上所握的權利,以及民眾力量無窮的威力有所懼怕、又或更好的是尊重。故此,即便是政府將一眾失民心的政策以各種手段硬上馬,市民手中仍有方法迫使他們為失民心的政策和決定「埋單」。

所以各位對社會有任何不滿,又或有甚麼訊息需要表達,不要害羞,不要害怕,勇敢的站出來大聲表達。

香港很值得我們去羨慕,在澳門,即使有多大的不滿聲迫,也會因害怕上司、僱主以至一眾社團及保皇力量追究而令人最後選擇了沉默。而另一方面太多年青人只顧享樂,不懂關心社會,社會運動中缺少青年性的參與,將成為其中一個最大的缺失。

話題轉回遊行的訴求上,不難發現,遊行訴求主要集中於政治與經濟民生兩大方面。政治方面,香港自回歸以後,中央以不同形式與方式直接與間接干預根據基本法賦予香港特區自行管理的內部事務,不難發現眾多社會問題上,多虧中聯辦「西環治港」發功,加上靠「蛇齋餅糉」起家的建制派大力拉攏,使出一隻幾乎能看得見的「黑手」,方可順利獲得通過。可以見到,中央政府以至內地人士均強調「一國兩制」中的「一國」;相反,香港人強調並愛惜其得來不易的「兩制」,在公民權利及政治上毫不讓步,迫使找出權利的最大範圍。只可惜港府受中央指使,未能全面捍衛「兩制」,反而對香港自我管理事務被直接或間接干預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終於引起民憤日增,市民毅然上街捍衛香港賴以處優的優勢以及屬普世價值的民主自由。經濟方面,香港地產霸權橫行,幾近所有物業被地產商壟斷,繼而扼殺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即使小企業生意有多好,始終敵不過昂貴的租金,開舖做生意變成了大公司大財團的玩意。最終受苦的還是一眾勞苦小市民。另一方面,公共資源分配不均,致令出現眾多社會問題,長者問題、貧富懸殊問題弄得一團糟,公共事業商業化令小市民百上加斤。

以上種種都只是上街的眾多理由之一,澳門人在看到鄰埠為爭取自由民主改善民生努力的同時,也該是時候醒一醒,想一想怎樣才能為我們的社會爭取更多了。今年適逢澳門的立法會選舉年,即使你對上街遊行不感興趣,也希望大家好好利用手上的一票,選出真正的代表,不要不聞不問,任由既得利益者魚肉。

 

 

 

 

 

 

 

 

 

 

 

 

 

 

孔子的悲劇

伊文

「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孔子名丘字仲尼」等等,受中國人教育的一群,無不自小聽過孔夫子的事跡,即使不是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入研究,也能略略道出一二,孔子是中國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創立儒家思想,並周遊列國希望遊說當時各國君主採納其政治主張,後多不獲各國君主重用,輾轉多年後返回魯國,終年七十三歲。其提出的儒家思想,以「仁」、「禮」、「君子」、「正名」、「立信」等為重要主張,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主宰中國主流政治、文化、道德、倫理逾兩千年。一直至辛亥革命以至新中國成立後才慢慢淡出政治的舞台,但由於在中國已植根多年,其影響深遠,一直至今中國人文化中或多或少也仍然存在儒家思想的影子。

影響中國如此深遠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為何會以悲劇人物稱之?筆者無意在此對萬世師表進行任何形式的醜化、貶抑,孔子成為悲劇人物,與其本人無關,怪就只怪各朝各代的領導人對他的利用與摒棄。

孔子在春秋時代周遊列國,向列國君主推介其政治思想,周遊於列國十數年均未有君主真正接受其思想,而後來春秋時代演變成戰國時代,正所謂「七國咁亂」,最後是韓非子所倡議的法家大熱跑出,治亂世用重法,為秦國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將列國兼併,中國土地實現第一次的大統一。秦國對法家思想推崇備至,儒家思想自然沒有一席之地,甚至遭到當權者的迫害,企圖徹底將之消滅於世,故有所謂的「焚書坑儒」,「儒」正是指儒生。而由於其高壓政策之下,其他學說於民間消失殆盡,及後雖經某些人的記憶恢復部份古籍,但此前百家爭鳴的情境已不復見於中國。

法家思想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治亂世,用重法」。在七國時代般混亂的歲月,以至秦朝大一統國家的初期,實行嚴刑峻法實有其重要的考慮以及實際的必要。若果採納儒家思想為整體政治及生活指導思想,無疑不能控制整個混亂的場面,這相信也是眾國君沒有選擇儒家的原因之一。

及後秦朝被漢朝取而代之,漢朝初期大多承襲秦制,但眼見秦朝採納法家之說最終滅亡的教訓,故在施政也盡量避免犯下與秦朝同樣的錯誤。同時為對抗外敵,為中央建立天然屏障,漢高祖推行郡國制,分封部份諸侯。在經過漢高祖道家式的「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等方針後,國家在一輪暴亂後得以休養生息,但也因為無為而治的施政方針引發大量社會問題,而諸侯們則由於中央政府的「無為」,對他們肆無忌憚的驕橫大多「隻眼開隻眼閉」,致使眾諸侯愈發囂張跋扈。及至漢武帝即位,他從小受儒家思想影響至深,另一方面以他進取的性格,不能認同所謂的「無為」。漢武帝為削弱諸侯國的勢力,推行「推恩制」,將各大諸侯國慢慢分裂成多個小國,令其實力大減無法與中央抗衡,而為從意識形態方面控制整個國家的中央集權,因應國家已逐步走入較為穩定的時期,遂採納董仲舒之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作為控制整個國家思想的手段,加上重用儒生任各級重要官職,更推行以《春秋》決獄,使儒家思想逐漸植根於中國文化,最終成為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儒家思想統治整個社會的現象自此開始,一直至辛亥革命以至五四運動後才結束其在中國思想史上的統治地位,但正如前面所述,儒家思想影響之深遠並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淡化,現今中國人思想中或多或小仍存有一定程度的儒家思想影響。

上面長長的故事說完了,讓我們來考察一下中國的現代史。新中國的歷史,某程度上與漢朝的發展也有相似之處。首先,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經歷多年的抗日戰爭以及內戰,加上國民政府逃至台灣時將中國國庫的金條金磚一箱一箱地統統運往台灣,致令國庫空虛,國內一片蕭條沈寂,百廢待興。新中國成立後基本上與漢朝初期一樣,推行一系列政策,希望將中國的國力振興起來。後來由於權力鬥爭加上極度左傾的思想所影響,當權者發動文化大革命,其中主要一個目的是為重新奪權,並打擊勢力過大的「功臣」,期間更出現「批林批孔」運動,一系列與孔夫子有關的文物幾近被消滅殆盡,甚至很多孔子後人的屍首也被人從墳墓中挖出來掛上樹上示眾。至近年國家經濟發展逐步走入穩定,「批孔」不見了,隨之而來的是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以及疑似與諾貝爾和平獎抗衡的所謂「孔子和平獎。

唐太宗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雖然秦漢與新中國的歷史背景不同,但大家從中應可窺探一二,當權者在奪權、爭利、打擊異已的時候,孔夫子你的仁義君子之道請不要礙手礙腳,如果拿出來跟人家講仁講義,豈不顯示自己不仁不義非君子?兩朝人均有自己的一套,秦朝拿出法家來,這一套對治理當時的亂世顯然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可惜強權統治始終不能長久,秦朝最後逃不過歷史的命運垮台倒下。漢朝接替秦朝的爛攤子後,當施行一系列政策讓國家步向穩定後,立刻向全國大做思想教育工作,推行幾近愚民的君君臣臣儒家政策,致令中國數千年來人民思想上固步自封,限制了人民思想的發展,從而更為鞏固當權者的統治地位。中共立國後,在一系列生息政策令某部份人所謂「改造成功」後,立刻推行比法家嚴刑峻法更恐怖的文化大革命,以幾近文化清洗的方式,徹底號召群眾替當權者批鬥其眼中釘,以致互相批鬥,弄得人心惶惶。文革隨著毛澤東死亡以及四人幫被打倒而告一段落,從此中國提出改革開放,當今天取得經濟方面的成績,擠身強國之列後,又再次拿出被批鬥得體無完膚的孔子出來,先在天安門矗立孔子像飽受各界批評,再而借孔子之名搞和平獎以期與頒獎予民運人士的諾貝爾和平獎打對台。有人說這次再鼓吹起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又一發展,但依筆者來說,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當經濟發展漸趨穩定時,當權者便會推出愚民政策,儒家思想正中下懷,希望人們能對當權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借孔子之名,行鞏固政權之實。

很可惜,孔子和平獎搞完了第一屆,不知是否已完成其政治任務,第二屆便搞不起來了,是因為真的如官方所說的原因一樣,還是其政治任務已經完成,孔子又再次被扔在一邊,還需大家深思。

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至今仍走不出歷史的怪圈,不用討論政治、民主、維權等方面的事宜,光看我們在不同時期對孔子的利用,便可知道我們偉大的國家偉大的當權者只是不斷地重覆前人的把戲,換湯不換藥,可憐一代萬世師表只成了讓當權者不斷抽水與利用的標誌,今天合用時呼之則來,明天不合時揮之則去。不停被兩派的當權者利用又摒棄,摒棄又再利用,你能說孔子不是中國的悲劇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