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緬華潑水節舉行 花車穿梭北區引觀賞
  • 警方首季檢3000宗行人亂過馬路
  • 多項措施培養中葡雙語複合型人才
  • 氹仔軍營開放日派票 市民提早到場輪候
  • 市署: 修路優先用新型瀝青減維修頻次
  • 甲足:澳門大學 0-3 青鋒
  • 旅博會一館兩薈推特色產品賀回歸25周年
  • 駐軍今明派參觀券 吸引市民一早排隊
  • 2023年葡語國家參展商較2019年增15%
  • 私接制服訂單? 女子涉詐騙友人69萬人民幣
  • 發揮中葡平台作用 培養雙語複合型人才
  • 公立學校葡語教育培養學生三文四語
  • 議員促修法建立DNA數據庫
  • 伊朗外長指在中部擊落微型飛行器
  • 兵球世界盃4強產生 樊振東衛冕失敗
  • 伊朗駐巴黎領館外 男子聲稱引爆炸彈被捕
  • 乒球世界盃:陳夢孫穎莎會師女單四強
  • 伊朗官媒稱中部受襲 美稱無參與
  • 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成立 習近平授旗
  • 京稱反對任何導致中東局勢緊張升級行為

公共工程慣性超支 公帑運用缺乏監管

2012-08-05 00:00
澳門公共工程存在慣性超支,遠有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澳門蛋),近有興建中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還有未來的輕軌,這些大型工程均出現嚴重超支情況,甚至在公共服務上亦發生瘋狂加價現像,最近審計署更查出世博會澳門籌備辦公室帳目混亂,三千多萬元動產不知去向。以上種種凸顯出特區政府財政管理不善的問題,反映相關部門以不負責任的行為任意使用公帑,始導致超支失預算、追加填氹、胡亂開數等事無休止持續發生,既損害公眾利益,亦構成貪污腐化的溫床,而問題徵結在於公帑運用缺乏監管,無有效的把關機制,單靠官員在立法會上強調“審慎理財”敷衍了事,怕且無法改變特區政府“大花筒”的形象。要可持續發展,先懂得積穀防饑。

工程既超支更涉貪污

公共工程超支非新鮮事,澳門審計署於零六年發表的《第四屆東亞運動會專項審計報告》中指出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最終耗資近十三億,較原先六點四億預計超支達八成一,當局解釋是因為要填土、增設基建設施、景觀整治等工程而導致超支。「澳門蛋」自啟用以來問題多多,周邊道路、停車場及體育場館配套設施一帶的地基曾出現大面積沉降情況,不排除與當時工程快快上馬有關,場館漏水更成為笑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涉及歐文龍巨貪案,貪污款項約五千萬元。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亦不惶多樣,新校區連河底隧道工程由原來預算六十五億元嚴重超支至九十八億元,當局解釋因為人民幣升值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加上建築面積擴大導致超支。

政府空講審慎理財

雖然劉司長強調會貫徹“審慎理財、節約運用”的財政管理原則,一分一毫都會嚴格控制。但超支例子比比皆是,如北安海上客運碼頭及輕軌項目同樣出現預算追加,其中審計署關於輕軌專項審計報告揭露,政府向外公布輕軌第一期估價為七十五億元,原來僅包括三十五億元「行事物料及系統」和四十億元「主體土建」的靜態投資估算。而早前的四十六點八八億元「行車物料及系統」批給,又不包含往後合共逾二十三億元的「維護服務」和「額外列車批次」。還有專責籌建輕軌的運建辦的兩年運作成本,合共三千多萬元亦不包括在「七十五萬」內,單計算「行車物料及系統」和「主體土建」,目前支出已較預算超出逾十一億元。若將所有開支加起來,保守預計最終開支將逾一百一十二億。審計署認為沒有輕軌系統整體預算金額作為控制成本的上限,可能增加政府財政運作失衡的風險。

工程預算過議會?透明

就公共工程慣常出現超支及追加預算,議員曾多次炮轟當局“人傻錢多”,狠批相關政府官員缺乏應有知識和承擔責任意識,未有嚴格審查項目,且人民幣升值、材料升價等商業風險亦由特區政府一力承擔,加上欠缺監管,造成工程預算不準,偏差離譜,慣性超支更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也有議員以「觸目驚心」來形容公共工程超支,無不令公眾嘩然。雖然開支均在政府總體預算之內,但在預算不斷膨脹的情況下,猶如「無掩雞籠」不受限制。有議員促請政府在大型工程追加預算時交由立法會審議,並要求政府盡快修訂預算綱要法,指該項於回歸前生效的法令,不少條文已不適合現況,明顯存在法律滯後問題,甚至需要制訂新預算法,建立完善的財政制度,加強立法會的監察權力,並建議凡總開支達四千萬元或以上的政府重大公共工程項目撥款均應由立法會事先的公開審議,以增加項目開支的透明度。不過多年來行政主導的特區政府似乎對此甚為抗拒,對議員提出意見僅作參考,公帑運用的監察依舊欠奉,亦正好說明超支為何無日無知。

 

 

 

 

三年打造澳大新學府

工程頻生事端惹關注

預計今年底能同步竣工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及河底隧道,由二零一零年第四季正式動工至今事端不斷。先是早期河底隧道施工對生態造成的影響已成為話題,中間又出現嚴重超支遭詬病,到最近發生坍塌事故,更被質疑隱瞞傷亡,可謂好事多磨。作為探索粵澳更緊密合作重點示範項目的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備受關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主席胡錦濤亦專程訪澳主持新校區奠基儀式,並強調開發橫琴島是中央的重要決策,希望廣東省和珠海市加強對橫琴島總體發展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抓緊推動各項任務落實,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業升級的新平臺。

新校區面積大二十倍

特區政府以十二億元(澳門幣下同)租用珠海橫琴島一點零九平方公里土地,使用權至二零四九年,作為興建澳門大學新校區之用,總建築面積約八十萬平方米,建成後比澳大氹仔現有校園面積擴大二十倍,可容納至少一萬名學生,其中本科生佔七成,研究生佔三成。澳大新校區除了地方大之外,其總體設計是由參與世博中國館設計的世界級建築師何鏡堂親自“操刀”,新校區實行書院式管理,核心建築物包括圖書館、中央教學樓及校史展覽廳,總建築面積約十萬多平方米,共同圍合形成校園的標誌性廣場。建築物的平臺與走廊互連互通,倡導健步文化和無障礙校園,校內以步行和騎自行車為主,營造寧靜自在的教學氛圍。大型車輛只可停放在校園外的停車場以減少對校園的影響,進入校園的公共車輛亦只允許行走環校幹道中心主幹道,在指定上落點停泊,其他車輛不能進入步行區,新學區也將使用再生水,更加貼近環保。

隧道連接新校區免通關

澳大橫琴新校區屬澳門管轄範圍,與橫琴其他地方分隔,故興建一條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運作的河底隧道連接澳門與校區,讓師生、職員、澳門居民及訪客可通過隧道便捷地出入校園,無須辦理邊檢手續。河底隧道設計呈“z”字型,全長一千五百七十米,其中跨海段五百三十米,採用雙向四車道及配有與行車道分隔的行人通道,步行時間大約需要七分鐘,更是一條獨立的無障礙通道,設有導盲磚、自動扶手梯、升降機,同時設有隧道控制中心,二十四小時監控全隧道之運作。新校區追求的是無污染和環保的校園,惟河底隧道工程反而一度令不少環保人士擔心會破壞周邊生態,指隧道工程採取圍堰方式施工,會截斷河道影響浮游生物繁殖,繼而減少雀鳥的糧食,破壞候鳥棲息地方,或令珍貴候鳥來澳數量急劇下降。更因特區政府將承建商的風險成本攬上身,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及河底隧道工程出現嚴重超支,由早初預算六十五億元加碼至九十八億元,單是底隧道工程費便由原來預算五億元超支至二十億,令人嘩然。

坍塌或延誤工程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新校區奠基儀式上曾表示,如此龐大的建設工程,在三年時間內完成並啟用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相信在粵澳、珠澳通力合作下,有信心在三年內完成建設。澳大橫琴校區及河底隧道工程一直按工期順利開展並並預計今年底能同步竣工,惟上月突然發生坍塌事故,事後不單被質疑“零傷亡”,更爆出因趕工罔顧施工安全,還有工人“爆料”親述種種,雖然施工單位和特區政府事後多次澄清和反駁,但始終難以令人信服。工程更因為這“一塌”受到延誤,承建商已暫停隧道施工,正處理跟進事件和徹查事故的原因,並待論證修復方案才會復工。

 

 

 

 

 

坍塌事故零傷亡

羅生門耐人尋味

超支興建的澳大學橫琴校區河底隧道號稱抗震標準達到七度,並能抵禦百年一遇潮水高度,惟威力未證實便先敗露出脆弱一面,有關工程在上月十九日晚突然發生大面積坍塌,現場臨時搭建的辦公樓和圍欄均出現傾斜和下陷,多部工程車陷入其中,事故發生後還出現耐人尋味的「羅生門」事件,在不斷傳出多人傷亡的消息,加上有工人親述目睹事發時有工人人受傷,還懷疑有人被活埋,而承建商則再三堅稱“零傷亡”,一時間傷亡似有還無,讓人更多猜想。本澳傳媒在事發十六個小時後才獲當局安排進入地盤採訪,建設辦本身亦在出事後翌日上午始派員到現場視察。由於事故的橫琴段處於內地邊防管理區,特區政府由頭到尾只能從施工單位提交報告獲悉事件,多次被記者追問傷亡情況時,特區官員都是重覆稱匯報回來的訊息是無人員傷亡,然而作為出錢興建項目的特區政府監督單位建設辦,對施工方投以信任票,無主動核實“零傷亡”的真實性,所做的是責成有關工程承建商善處理跟進事件。

十六小時後安排採訪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聯同政府多個部門代表前往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先後考察了連接澳門與橫琴的河底隧道、校區附近的道路網工程及興建中的澳大圖書館等。當時負責工程的建設發展辦公室指工程進展順利,大部分建築將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河底隧道預計八月底前完工。張裕有信心所有工程可如期於今年底竣工。事與願違,不到三個月,新校區河底隧道橫琴段突然發生圍護結構坍塌事故,從遠處看過去坍塌面積頗大,附近臨時搭建的辦公樓均明顯出現傾斜和下陷,工程車亦陷入其中,傳出多人傷亡。有記者翌日早上趕赴現場採訪,工地已封鎖,只能在外了解情況,建設發展辦公室回應查詢時稱,承建商經過核實後,初步確認在橫琴河底隧道的臨時圍護工程坍塌事件中無人傷亡。事發於七月十九日晚上十一時左右,直至翌日下午四時,記者才獲當局安排進行坍塌現場採訪。

各自表述惹人猜想

雖然承建商一再強調事故“零傷亡”,但謠言仍是滿天飛。有自稱該地盤工人更向傳媒憶述事發經過,指當時起碼有三十至四十名工人在坍塌現場施工,更親眼目睹事故中有工人受傷及懷疑有人被活埋,而非施工方公佈指當時只有六名工人和無人受傷。也有工人聲稱以為澳門政府工程會有較高的工資,但上班後發現工資被人層層克扣,現時日薪只有不足二百元。由於工程必須趕及九月前完成,工人須全日輪班,甚至二十四小時工作,工人中暑等情況時有發生。事故發生後有十多名工人覺得工作環境危險且工資不高已辭工。工程施工單位解釋當時的坍塌區距離安全區約六十米,兩至三分鐘就可以跑離現場,到達逃生通道安全區,工人有足夠時間逃離現場。事後亦三次核查人數,包括施工單位的自查、武警來到後施工單位複查和橫琴公安分局的筆錄,確保所有施工人員安全,但被問到工人名單時卻拿不出來,只強調已為全部工人購買保險,若果有人受傷會即時處理,沒有必要隱瞞。

特區政府主動性不足

建設辦亦承認事發後翌日始派員到現場視察,對被質疑只從承建方的報告去獲知事件,無主動去核實“零傷亡”真實性,當局稱無必要向公安方面索取相關的資料,且反覆稱收到的訊息是無人員傷亡。特首崔世安就事件回應稱特區政府重視各項大小工程的安全及質量,並強調「傳媒有接收訊息的渠道,但我收到的訊息是無受傷,亦無死亡。」當局又指由於是次事故的橫琴段處於內地邊防管理區,施工單位對事件的跟進須遵守內地有關規定,但作為業主方監督單位的建設辦,將責成有關工程承建商務必妥善處理跟進事件。

擴大招生或受影響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屬開發橫琴重點工程之一,追加預算已引起社會關注,由於校區在啟用時才依照澳門法律實施管轄,動工期間仍屬內地管轄範圍,由於當局主動公佈的訊息不多,工程監管備受質疑,今次發生坍塌事故,更讓人憂慮施工安全和質量。特區政府強調相當關注事故,已要求承建商在報告交代事故原因、事故對工程進度的影響以及改善措施。現時承建商的事故分析報告已到最後階段,政府收到報告後會盡快對外公布。另一方面,今次事故或會影響整個項目的落成時間,澳大方面稱現時氹仔校區的使用將至飽和,新學年可否擴大招生,需要視乎事故報告再作評估,對搬遷至新校區的工作暫時無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