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董軍出席上合會議籲構建更趨完善合作機制
  • 議員倡加強文遺宣教推廣工作
  • 旅遊局新加坡大型路展開幕
  • 旅遊局冀各地業者在旅博會共譜新篇章
  • 旅遊局發布首個旅遊AI程式
  • 江蘇澳門文化旅遊推介拓兩地旅遊合作//灣區旅遊發展論壇探AI與創意文旅
  • 中美會談達五共識 努力穩定發展關係
  • 衛生局接獲通報1宗流感死亡病例報告
  • 劉顯法冀澳青年做好一國兩制講述者
  • 科學館辦走進“養心殿”數字體驗展
  • 政府擬設官方採購供應商資料庫
  • 紅街市外圍小販5月下旬恢復原位置經營
  • 文藝沙龍活動冀展大灣區的魅力
  • 京斥歐促助抗氣變 又遏華新能源產業
  • 加沙戰火瓦礫未爆品料需十四年清理
  • 消委會市政署部署應對黃金周工作
  • 79歲老翁甲型流感不治
  • 歐陽瑜冀青年理解大國外交戰略意義
  • 本年度醫療券5月起使用並擴至深合區
  • 深合區首季GDP約121億人民幣

台學者來澳分享文遺管理

2013-10-31 20:13
【本報訊】由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旅遊局聯合主辦的「旅遊認知系列-旅遊認知文化遺產系列講座」的第三場講座已於十月二十六日順利舉行。是次講座特別邀請來自台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嚴銀英小姐主講,題目為「從澳門歷史城區列為世界遺產看經營管理與旅遊環境的轉變」。嚴銀英表示希望與澳門市民分享在台灣的研究成果,分享在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前後三個階段的轉變情況,以及透過分析的過程中了解現時澳門所面對的挑戰與課題,藉此啟發大家思考文化遺產管理與旅遊環境的關係。

為讓澳門市民認識旅遊發展與文化遺產管理的關係,深化青年對澳門的認識,二零一三年的文化遺產系列四場講座特意加入旅遊認知的元素。第三場於上周六下午兩時至五時假澳門博物館演講廳舉行,內容講述澳門歷史城區於二零零五年七月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從一九九九年澳門有意申報世界遺產至二零零五年七月登錄成功,澳門經歷了近六年的準備工作。從對世界遺產只有初步的認識,到努力遵循世界遺產的規範與標準,並列為世界遺產,澳門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轉變。是次講座將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一)透過「文宣與教育推廣」、「經營管理機制:保存、修復、再利用、核心區與緩衝區的劃分、環境與開發衝擊、旅遊承載量」、「旅遊推廣計畫與旅遊環境」三個層面觀察澳門歷史城區在登錄前後的轉變;(二)澳門經驗可作為參考與借鏡之處;(三)澳門面對的挑戰與課題。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副會長溫啟源表示,是次文化遺產系列講座有幸邀請台灣學者的代表來澳演講,能從台灣人的視野,對澳門歷史城區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前、中、後期展開研究分析,深入淺出地介紹澳門文化遺產保護及管理的成功之處及問題所在,對澳門的市民及青年有所啟迪及反思,獲益良多。

壓軸一場的講座將於十一月二日(周六)旅遊學院啟思樓禮堂舉行,特別邀請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明銶教授主講,詳情可瀏覽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網站(http://www.mhaa.org.mo)。是次講座歡迎有興趣的青年及市民報名參與。報名日期由即日起開始,登入上述網站的網上系統報名,費用全免。查詢請致電:六二三八六四四一或電郵至info@mhaa.org.mo

 

 

社會服務中心西點班報名

【本報訊】澳門社會服務中心舉辦「二零一三第八期西式點心班」,凡於二零一三年內報讀滿三期可獲頒發證書。上課日期:A班: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逢星期三),B班: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逢星期四),上課時間:晚上七時至九時。對象:年滿十八歲以上之本澳居民,費用:澳門幣二百七十元/五節(包材料)。上課地點:梁安琪議員辦事處/澳門社會服務中心(澳門看台街一百三十三號南暉大廈地下O座舖位)。報名日期:由十月三十日起於辦公時間中午十二時至晚上八時(週六為中午十二時至下午六時,週日休息)到該中心報名,報名時請攜帶身份證及近照一張,名額有限,報名從速。查詢電話:28313999

 

 

金沙中國邀英超傳奇球星

 與青少年全接觸交流互動

【本報訊】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於星期五傍晚在澳門科技大學足球/田徑運動場邀得多位英超傳奇球星,與澳門足球總會的四十名青少年球員舉行全接觸的交流活動,並進行了足球技巧傳授訓練及小型賽事。出席球星包括:前利物浦球員羅比‧福勒(Robbie Bernard Fowler)、戴馬‧夏文(Dietmar Hamann)、史提夫‧克尼斯(Steve Harkness)、派崔克‧貝加(Patrick Berger)、弗拉迪米爾‧斯米切爾(Vladimir Smicer)、前曼聯球員羅尼‧約翰森(Jean Ronny Johnsen)、李‧沙柏(Lee Stuart Sharpe)及基思‧吉萊斯皮(Keith Robert Gillespie)。

在活動正式開始前,澳門足球總會監事長曾展南及秘書長招錦偉分別致送紀念品予威尼斯人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博彩營運部高級副總裁麥禮倫及8名英超球星。而這群球星亦向曾先生及麥先生致送簽名足球及球衣。

其中一位參與是次交流活動的澳門足球總會成員興奮地表示:「這是令人難忘的一天。我從沒想過能獲得多位英超球員傳授足球技巧並與他們在同一個球場上比賽,這將成為我畢生難忘的回憶。」

英超傳奇球星與澳門青少年足球員全接觸由澳門足球總會及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是金沙中國支持澳門本地運動員的另一舉措。金沙中國不時舉辦大型體育盛事,希望藉著這些盛事有機會讓澳門的運動員能從體育界中最優秀的運動員身上學習。公司曾先後邀請多位國際體壇巨星與本地運動員近距離交流互動,如高比‧拜仁(Kobe Bryant)、姚明、丹尼斯‧羅德曼(Dennis Rodman)、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費達拿(Roger Federer)、森柏斯(Pete Sampras)、韋斯活(Lee Westwood)、麥艾萊(Rory McIlroy),以及將於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三度回歸澳門出戰萬眾期待的「金光決戰:帕奎奧對里奧斯」的鄒市明等。

 

 

路歷史叢刊第五期出版

【本報訊】《海島迴瀾——路歷史叢刊》自二○○九年五月創刊號出版以來,致力推動路歷史研究,現已進入第五期。本期共刊登二十八位作者參與撰寫的二十二篇文章,嘗試為路歷史研究開闢新蹊徑,從考古、歷史、文獻等方面切入,進行深入探討。

為紀念已故著名澳門歷史學者陳煒恆和著名中國考古學家權奎山,今期刊載陳煒恆為路歷史館撰寫的文章《路歷史研究拾遺(上)》,以及孟原召為紀念恩師權奎山教授所撰《權奎山先生傳略》,以筆觸緬懷權教授一生的貢獻。權奎山為北京大學教授,早年為路歷史館開館周年慶祝活動和嘉模會堂的「鶴鳴濠江」講座擔任嘉賓。

過去一年是路歷史館的豐收年,二○一二年九月「先民天工——路考古文物展」開幕,是澳門難得一見、以路考古出土文物為主題的展覽,二○一三年六月「澳門黑沙史前輪軸機械及相關問題國際會議」舉行,是期館刊為讀者深入報道活動盛況。港澳路史學者鄭煒明教授,將考古發掘後多年研究成果整合,撰寫《澳門黑沙遺址的學術及社會意義》文章,以學術、社會的角度,提出黑沙遺址的新意義。

香港著名歷史學家蕭國健撰文《澳門路環島九澳灣之棋盤石刻》。張卓夫為讀者發掘澳門古存石刻的新內涵和趣味,撰寫《仔愛泉與賈梅士筆下的葡國宮庭愛情故事》,引領讀者重新認識龍環葡韻重要歷史遺存「愛泉」石刻背後的故事。青年學者石權提供《仔人口規模初探》一文,發掘路歷史研究新課題。

本期「史料彙集」專欄十分豐富,澳門歷史學者陳樹榮從解讀一份民間工業契約,探討一九三七年益隆炮竹廠合同記錄開辦十年的發展。朱杏桂撰寫《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路歷史文獻》,帶領讀者「跳」出澳門,認識臺灣有關路的歷史文獻收藏狀況,藉以探索新的學術空間。

《海島迴瀾——路歷史叢刊》第五期現已於民政總署大樓、路歷史館、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澳門茶文化館、政府資訊中心及本澳書店發售,亦可登入民政總署網上書店https://www.iacm.gov.mo/ebookshop,以優惠價澳門幣五十元購買。該刊主要發表有關路歷史文化的學術論文、評論、風土志、掌故、學術信息、文學和藝術等文章。歡迎各界人士惠賜稿件,查詢可致電8394 37848988 4000(朱小姐)。

 

 

新青協辦健康大使廣州高校學習之旅

【本報訊】由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主辦之「健康大使兩日一夜廣州高校學習之旅二零一三」已於本月十九及二十日完成。是次活動獲澳門基金會及教育暨青年局贊助,近四十人報名參加。

是次活動安排參加者參觀了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及華南理工大學四個校區,獲得各高校澳門學生團體接待,並分別參觀了教學大樓、學生宿舍、飯堂及圖書館等設施。參觀期間亦於暨南大學舉辦了座談會,由各高校澳門生向參與者講解各大學的環境、重點科目及讀書情況。有參與者表示對內地大學的認識加深,未來會考慮在內地升學。

新青協副秘書長張志雄醫生畢業於國內大學,認為澳門與內地存在文化差異,在內地升學及生活亦可能需要時間適應,但他認為在內地讀書是一個訓練獨立的好機會,值得澳門生考慮及嘗試。張志雄亦建議青少年在大學時間除讀書及工作外,亦應抽時間多參與社團活動,以培養自己的溝通技巧及組織能力,提昇競爭力。

 

 

 

 

坊會拜訪交通事務局

 關注新口岸交通問題

【本報訊】新口岸區坊眾聯誼會一行五人日前拜訪交通事務局,就新口岸區交通問題反映意見,得到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交通事務局交通規劃及建設廳廳長鄺偉卓及交通事務局運輸管理處處長盧毅華接見。坊會理事長戴鷹希望當局未來能更積極關注新口岸區交通問題,坊會亦將積極配合,發揮官民溝通的橋樑作用,共同推進新口岸區交通的進一步完善。出席拜訪的坊會負責人還包括陳愛珠、陳新華、溫絳璿等。

陳愛珠就友誼大馬路水馬過矮,導致一些妄顧安全的市民及遊客,違法跨越水馬亂過馬路現象,促請當局關注。另外,她提出居民多年來反映仙德麗街靠近永利的巴士站設置在花圃中間,既沒有斑馬線,又沒有安全島讓乘客候車,乘客需在馬路邊緣等候巴士,加上附近交通繁忙,巴士停站需要在短距離內橫跨多條行車線,建議當局採取措施優化該處的候車環境。

此外,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迴旋處是區內主要交通樞鈕,每日上下班繁忙時間均出現嚴重塞車,現時每日均需交通警員在繁忙時段到場指揮交通。建議當局研究在何賢公園出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迴旋處的行車道增設交通燈;以緩和從北京街和宋玉生公園經何賢公園的交通壓力。

陳新華表示,外港碼頭馬路中間的花圃,部份位置並設欄桿,有途人為貪方便穿過花圃橫過馬路,建議在花圃上完善欄桿加裝,防止行人橫過馬路,杜絕意外發生。此外,波爾圖街金蓮花廣場巴士停泊了大量的旅遊巴,導致巴士進站十分困難,甚至要跨越對面線行車,或停在路中心上落客,險象環生,望當局關注。

另外,孫逸仙大馬路近文化中心的巴士站旁有一條長長的石壆,導致巴士入站前,都要在狹窄的車道上行駛,同時在巴士上落客後,都需切線靠右繼續行駛,影響左轉的來車,容易引發意外。建議當局研究削去馬路中間石壆,方便巴士埋站,騰出空間增設巴士亭,改善道路環境。

溫絳璿指出,在新口岸皇朝區特別是宋玉生廣場至金沙一帶的居民長期反映,指區內缺少由中區往皇朝及新口岸的巴士路線,望能恢復以往八號或十二號路線到建興隆廣場站,以方便居民往來皇朝及新口岸區。

汪雲表示,當局歡迎居民對本澳交通問題提出意見,未來當局將把整體意見收集,並與民署協調,如將對藝園作出規劃修改,務求進一步解決交通問題。鄺偉卓強調,有關仙德麗街建巴士站問題,會考慮有沒有條件設巴士亭,保障乘客在安全環境候車。另外,有關孫逸仙大馬路的巴士站問題,當局表示石壆內為慢車區,用於方便車輛停泊,未來將參考坊會意見,局部取消巴士站範圍的石壆位,並會考慮加設巴士亭讓乘客安全等候。至於巴士路線的問題,局方會就居民及坊會意見再作詳細考慮,期望未來能回應及滿足居民的需要。

 

 

澳門內地婦聯特邀代表赴贛考察

【本報訊】澳門內地婦聯執委、特邀代表近二十人於日前赴江西考察訪問。參訪團由中央政府駐澳聯絡辦協調部副部長張深居擔任顧問,全國婦聯特邀代表、廣東省婦聯執委何佩芬擔任團長,天津市婦聯執委李睿恒擔任副團長,廣東省婦聯執委李雪屏、重慶市婦聯執委袁小菱分別擔任秘書長、副秘書長。上海、福建、貴州、廣州、珠海、廈門等多個地區婦聯的執委、特邀代表參加考察。

參訪團受到江西省婦聯和地方政府及婦聯的熱情接待。在當地的細緻安排下,大家在井岡山參觀了北山革命烈士陵園、革命博物館、黃洋界和大井,在鷹潭和上饒考察了當地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和婦女兒童工作情況,在南昌拜會了江西省婦聯,沿途領略了江西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大家加深了對江西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總體認識,對江西近年來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表示讚歎,對江西省婦聯和基層婦女組織在婦女教育、婦女創業、婦女健康、婦女參政和婦女維權等方面所作的工作給予好評,希望互相學習相關經驗,共同推進婦女事業發展。

在南昌,江西省副省長謝茹會見了參訪團一行,高度評價澳門婦女對江西婦女事業的支持和幫助,鼓勵大家進一步加強交流,共同發展。省婦聯主席潘玉蘭表示,長期以來,澳門婦女界的朋友們在促進江西與澳門之間的交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次內地婦聯澳區執委、特邀代表來江西參觀考察,將進一步推動江西與澳門的友好合作關係,為江西省婦聯學習澳門地區婦女工作的先進經驗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對不斷增進友誼,推動兩地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系列活動,加深了澳門婦女對內地中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面瞭解,分享了兩地婦女工作經驗,促進了澳門婦女與內地婦女的聯繫與交流,加深友誼,共促發展。

 

 

環保青年協會組織赴中山交流體驗

【本報訊】為培養青少年健康心身發展,澳門環保青年協會日前組織二十名青年出發前往中山參與關懷青年成長資助計劃之「定位人生」體驗交流活動,一班青年進行了由中山的夜間城市定向體驗活動,次日還到達孫中山故居等多處歷史建築地點和古蹟名勝參觀。讓二十名青年在二天一夜的行程裡舒緩學習和生活壓力,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加深對祖國文化的認識。

澳門環保青年協會一直致力於青年義務服務及推廣環保戶外體驗訓練,尤其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現今青少年終日沉迷網絡的虛擬世界,缺乏正常的社交活動,對國家歷史文化漠不關心。導致失去了公民的身份認同,迷失人生方向。透過這次參觀孫中山故居等名勝古跡,可以有效加強青少年對歷史的了解,提升個人素質外,更可進一步學習古人的正面心態去解決問題,培育青少年在逆境中努力自強的精神。同時建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充實人生。每一名青少年均對此次中山之行感到非常滿意,表示期待再參加同類型的交流活動。有見及此,往後澳門環保青年會將繼續舉辦各項的活動, 輔導青少年健康成長,邁向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