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旅遊局新加坡大型路展開幕
  • 旅遊局冀各地業者在旅博會共譜新篇章
  • 旅遊局發布首個旅遊AI程式
  • 江蘇澳門文化旅遊推介拓兩地旅遊合作//灣區旅遊發展論壇探AI與創意文旅
  • 中美會談達五共識 努力穩定發展關係
  • 衛生局接獲通報1宗流感死亡病例報告
  • 劉顯法冀澳青年做好一國兩制講述者
  • 科學館辦走進“養心殿”數字體驗展
  • 政府擬設官方採購供應商資料庫
  • 紅街市外圍小販5月下旬恢復原位置經營
  • 文藝沙龍活動冀展大灣區的魅力
  • 京斥歐促助抗氣變 又遏華新能源產業
  • 加沙戰火瓦礫未爆品料需十四年清理
  • 消委會市政署部署應對黃金周工作
  • 79歲老翁甲型流感不治
  • 歐陽瑜冀青年理解大國外交戰略意義
  • 本年度醫療券5月起使用並擴至深合區
  • 深合區首季GDP約121億人民幣
  • 3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09% 康樂及文化和教育類升幅大
  • 行政長官選委參選人6月中報名 選舉網站今日開通

<span style="font-size: 11.0pt">嫦娥落月“黑色七百二十秒”的臺前幕後</span>

2013-12-27 20:13
【新華社上海電(王琳琳)】二十五日起,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著陸器和巡視器相繼進入月夜休眠,忙碌已久的航天人終於可以暫時鬆口氣,仔細梳理第一階段的各項科學探測和數據蒐集。記者來到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聽這裡的科學家們講述了嫦娥落月“黑色七百二十秒”裏那些不為人知的臺前幕後。

“黑色七百二十秒”,是指“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從十五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的這十二分鐘。之所以稱之為“黑色”,是因為足夠驚心動魄:重達三千七百八十公斤的嫦娥“三姑娘”,要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完成降低高度、測距、測速、選擇著陸點、自由落體著陸等一系列動作。而在這期間,地面人工干預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就在這地面航天人“手足無措”的七百二十秒內,由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的激光測距敏感器和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既是“三姑娘”的“眼睛”,又是其成功落月的最大“功臣”。

“月球探測器的著陸過程需要核心解決三件事:一是高度與姿態的測量;二是發動機推力的控制;三是對一百米懸停避障的測量和把控。”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舒嶸介紹說。

激光測距敏感器,是著陸器上最早開機的設備,其主要作用是,在嫦娥飛入月球表面十五公里軌道以後,全程監測“三姑娘”與月面的距離,並“兼職”算出其落月的速度,從而不斷完成動力下降階段對嫦娥“三姑娘”著陸姿態的控制,輔助其向著陸區降落。該儀器在嫦娥落月的過程中,每一秒就發射兩次激光,以此獲取精度在零點二米的月距高度。雖然操作原理一目了然、簡單易懂,然而在執行的過程中,科學家們還是碰到了不小的麻煩。

負責激光測距敏感器項目的研究員黃庚華回憶道,在預定著陸時間的前半個小時,激光測距敏感器就開機了,然而此時激光的光軸卻並未與月面建立垂直的關係,而是與著陸器一起以傾斜的姿態下降。“激光光束是‘擦著’月面斜射過去,很難測量出具體數據。站在指揮現場,遲遲看不到數據讓我們非常緊張。”黃庚華說,“那時,我們曾不斷向控制中心詢問,激光的光軸什么時候才能轉過來?嫦娥的姿態什么時候才能調整完畢?”

直到“三姑娘”下降到距月面三十五公里左右時,屏幕上“跳出”了“四十公里”的數據,科學家們才松了一口氣。“這說明激光測距敏感器已通過斜距測量獲得了具體數據,設備整體工作狀態是正常的。”隨後,激光測距敏感器表現非常平穩,從十五公里一直到十五米,在高性能“倒車雷達”激光測距敏感器的精確“指引”下,“三姑娘”後來穩穩著陸。

解決了“嫦娥”降落高度與姿態的問題,還要解決“往哪里落”的問題。“雖說嫦娥三號的預選著陸區——虹灣地勢相對平坦,但它的表面仍然存在高坡、隕石坑、大石塊等諸多不確定因素,所以精確避障極為重要。”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上海技術物理所研究員王建宇表示。

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就承擔了為“三姑娘”精確避障、確定安全著陸區的“光榮使命”。負責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項目的研究員徐衛明介紹說,“在預定著陸時間的前四分半鐘,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開機,待嫦娥到達距月面一百米的懸停位置正式開始工作。它的主要任務是採集月面的三維圖像,將高於二十釐米的石頭或低於二十釐米的坑識別出來,從而在一個長寬都是五十米的區域內找出一個長寬都是十米的安全著陸區。”

與激光測距敏感器相比,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發揮作用的時間非常短,在“黑色七百二十秒”中只工作了大約四秒鐘:前零點二五秒用來完成掃描成像,剩下的約三秒時間完成計算。“嫦娥在距月面一百米的位置最長的懸停時間只有三十秒,在這個過程中,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只有三次拍照機會。幸運的是,我們第一次掃描就成功了,直接找出了合適的著陸區,通過一次自主實施平移,就順利避開了地面障礙物、從容著陸。”徐衛明高興地說。

“最後一百米的落月環節風險最大、也是最不可控的。激光測距敏感器還有一次關機再開的機會,而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如若出現問題,該功能將立即被放棄,嫦娥三號也只能直接降落,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底下什么情況都沒辦法補救,所以我們最擔心這一環節。”舒嶸說,“這次探月,我們到達了一個前人完全沒有去過的‘未知’區域。月面的特性,例如隕石坑、高坡等,我們其實並不知道它們具體在哪裏。實際上,從後來傳回的照片可以看出,在著陸器正前方約十米的位置處就有一個很大的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