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林定國:23條立法無損新聞自由 不論對政府批評多尖銳
  • 馬斯克訪華首日 特斯拉通過內地汽車數據安全檢測要求
  • 本澳增2機構獲內地認可為職技培訓組織
  • 2024年4月29日《澳門講場特派員》
  • 警方料內地五一長假期日均出入境逾68萬人次
  • 同善堂中學設立中醫藥進校園示範基地
  • 中玻外長會談 王毅稱兩國反對強權霸凌
  • 當局因應五一假期交管和加強巡查
  • 五一假期料日均出入境68萬人次 週四五為高峰
  • 戴建業:研究支持餐飲業界智能化升級措施
  • 消防將加強危險品儲存地巡查工作
  • 文化局今年擬設“文物主題遊徑”專網
  • 甲足:賓菲加 10-0 士砵亭、嘉華 1-2 聯樂
  • 中國援建基里巴斯公園項目開幕
  • 巴西企業代表團到深合區稅務局參訪
  • “養心殿”數字展體驗皇帝生活細節
  • 一劇兩地《千手千眼》在珠港巡演
  • 央積金特別注資七千元
  • 消防局頒發公績徽章和好市民獎
  • 央積金特別注資7000元

<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weight: 700"> <img border="0" src="../images/d.gif" width="12" height="12"></span><b><span style="font-size: 11pt">&nbsp;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pt" lang="zh-tw">濠話坊<font style="font-size: 11">:

2013-12-29 00:00
潔靈

在推動適度多元經濟的綱領下,特區政府近年愈來愈加大力度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除在各方面的配套支持外,更成立文化產業基金,此舉為文化產業從業者及有志投身此行業的年輕人打下了一支強心針。

就如身體一樣,即使有強心針,亦須本身的身子強壯,固本培元,方能發揮功效,如果本身已經氣血不足,則只會虛不受補,補了以後徒勞無功以外,還浪費了一發昂貴的強心針。

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產品,無論政府的支持有多強勁,文化產業從業者如何努力,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夠好,受眾都不會花他們的一毛錢在這些身上。

澳門自2005年申請世遺成功後,澳門歷史城區成為了澳門旅遊業的一張皇牌,不同的手信、明信片、紀念品等等均大幅度地以世遺景點作為題材,而這種現象更入侵到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不少產品的設計都採用與之有關的題材,就連早幾年的「澳門之歌」活動,大部份音樂錄像都以世遺作為背景。另一方面,潮流興「懷舊」,不少文化創意產品的題材都取材於老澳門,例如傳統鐵皮信箱、雞公欖等等。久而久之,澳門的文化創意產品,題材都流於「世遺」與「懷舊」兩個主要題材。拍電影的一定要於世遺景點取景;做產品的要以世遺作藍本題材;搞展覽要搞懷舊老澳門、玉兔燈籠之類;

日韓流行風吹遍全球,固然有部份作品是古裝的,但整體大潮流中他們均有著獨特的味道與氣息。基本上電影迷、電視迷、音樂迷一聽/看便能分辯電影、電視劇、音樂是日本出品抑或是韓國出品。這些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大國,堀起全靠產品獨具一格,正所謂有麝自然香,不須靠自身的景點、古蹟來吸引大家的眼球。木村拓哉拍劇拍電影不用以富士山作招徠;WonderGirls2PMSuperJunior的音樂及音樂錄像不用以李氏王朝作主題、不用以東大門作背景。澳門要想發展文化產業,則必先摒棄舊思想,政府要支持文化產業,可以從政策上多作思考,此外也要多提供機會予本地藝術家,包括提供展演空間及機會,以及提高普及藝術教育的氛圍。最重要的是,「無為而治」,醞釀好藝術發展的土壤,讓藝術家在這片土地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澳門文化創意產品在推出時,宣傳的時候不是向受眾介紹這些音樂有多動聽、電影有多好看,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這是澳門原創/澳門藝術/澳門藝術家,請大家多多支持。言下之意,即表示宣傳的連結因素並非作品本身,而是「澳門人」的這個身份,只要你是「澳門人」,就要支持「澳門人」的創作。這豈不是本末倒置?我們不是日本人,也照樣的看日劇、聽日本音樂;我們不是韓國人,韓風也不是照樣的吹遍港澳嗎?說穿了,是因為他們的音樂動聽、電影好看。即使有人會說因為這是日本/韓國出品所以我才看/聽的,那是因為人家經過多年以來已經建立好自家品牌,觀眾們會對日本/韓國的出品有信心保證。這與澳門的那套「澳門人支持澳門人」截然不同。只要是好的藝術,好的作品,來自世界各地,不分種族、膚色的人都會支持,這才是藝術的威力。如果產品質素好,又何須靠感情牌吸引人呢?這正是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最大問題。固然地方出品成為品牌是我們所努力的目標,但現在尚未成功,便一味的在打人情牌,未免讓人覺得這是功夫未到家的表現。如果去掉了「澳門人」的標籤,產品依然廣受本地以及各地受眾的支持,這才叫真成功。如果靠「澳門人」這一標籤,是澳門人就要支持澳門創作的這種態度才能稍有支持者,這是哪門子的成功?

文化創意產業若想得以發展,大家就要摒棄舊有思想,以創新的思維,擺脫世遺的桎梏以及「澳門人」的標籤,首先打造好產品本身,所謂有麝自然香,產品做好了,再利用政府的強心針做好市場策劃與行銷,方能打造出完整的產業鏈,否則打造文化產業,永遠都只會空口講白話,即使政府強心針有多強,產品本身質素低的話,也將會是無人問津,而「澳門創作」想成為品牌的夢,也只會是遙遙無期。

 

 

 

節日的來源與意義

陽光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剛剛過去,數天後即將迎來2014年,不少人士安排好假期,從20日回歸起一直放假至明年,盡享節日的快樂。

在剛過去的聖誕節,不少媒體訪問藝人對聖誕的感覺和如何慶祝聖誕,他們答案綜觀而言都是︰聖誕是一個平安和喜樂的節日,在這天都會與家人共晉晚餐,交換禮物,共聚天倫等。但究竟聖誕節的來源為何,究竟他們吃飯在慶祝些甚麼,卻似乎沒有人可以說得出口。

打個比喻,家中有老人家擺大壽,一眾親戚到場,問他們今天是甚麼日子,為何到來,如果他們只回答,這是每年家庭共聚的日子,都會送禮物給老人家,然後坐在一起吃一頓晚飯,但卻無人記得是老人家的生日,作為壽星公的那一位又會有甚麼感受呢?

在從前的社會,由於生活比較單調,所以每逢節日,大家的感覺都非常強烈的,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慶祝方式,能帶給大家不同的氣氛。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節日雖然來源、意義及傳統慶祝方式都不同,但卻逐漸傾向單一化,所有節日幾乎都是購買禮物、外出吃飯等來慶祝,甚至有不少年輕一輩根本不知道每個節日慶祝的意義何在,實在令人擔憂。

各大節日都被列為公眾假期,漸漸人們就將節日與假期掛勾,認為節日就是讓他們放假的,放假自不然就會吃喝玩樂、血拼大戰,又或安排好自己的年假與公眾假期連在一起成為大假,出門旅行。久而久之,這些活動便成為了過時過節的「指定動作」,人們也慢慢從期待各式各樣的節日慶祝活動改為期待這些「指定動作」。各種節日的意義以及不同的慶祝方式漸漸離人們而去,換來的卻是一眾商業化的行為,難怪教宗也在聖誕文告中提到聖誕節越來越變得商業化,過份重視慶祝,而忽略了基督降生的重要意義。

筆者並非在此向各位傳教,但教宗所言甚是,將其言論放諸各節日而皆準。以下就讓筆者為大家數一數在很多人心中每年有那一些大節日︰倒數節(除夕和元旦)、逗利是買新衫節(農曆新年)、復活蛋節(復活節)、糉子節(端午節)、月餅節(中秋節)、登高節(重陽節)、以及聖誕老人禮物大餐節(聖誕節)等。大家在這些節日除了會做上段所指的「指定動作」外,還會做該節日特定的指定動作如倒數、逗利是等等,很多人已經忘記了每一個節日以及在該節日會做的傳統項目當中原來的意義,只知道節日就可以放假,放假就會吃喝玩樂又或出外旅行。商家也藉此機會大肆宣揚享樂購物消費主義,以期能在大時大節中大撈一筆,在濃厚的商業氣氛渲染下,節日原來的意義已被人們忘記得一乾二淨,剩下的只有玩樂的主意。

將一些日子訂為節日,有著其歷史和文化上的意義,以前大家都會知道各個節日的來源,並世世代代相傳,但時至今日,問起不少年青人和小朋友,他們大多都不知道有關節日的來源、意義、習俗了,取而代之的是知道上面的所有「指定動作」,發展至此不禁令人傷悲,慨嘆我們的文化傳承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節日與一般假期的最大不同在於其背後的意義,聖誕節、復活節放假是為了讓教徒參與宗教禮儀、農曆新年放假是為了讓大家共聚天倫、清明節放假是讓大家祭祀祖先,連最常放假的星期日,也是源於聖經中的安息日,給大家參與彌撒,以及一天休息。

記得從前澳門街上的燈日燈飾充滿濃濃的節日氣氛,尤以橫跨在大馬路上面的牌坊型燈飾最為印象深刻,但時至今日,以聖誕為例,只有數處地方有搭蓋馬糟作為裝飾,其餘澳門絕大部份的地方都被聖誕老人、馴鹿和各式各樣的聖誕禮物、燈飾淹沒了。

澳門中西文化交融,文化底蘊深厚,因而節假日也比其他地區較為多樣化,希望這良好的傳統能得以維持,節日所承載的文化和歷史意義也得以傳承下去,別讓澳門只有世遺而慢慢喪失文化底蘊。

 

 

尋找教育的意義

寒水

近年常常有人將外國的教育模式與中國式的教育作比較,曾有文章指出,中國學生跟歐美學生學習歷史科的分別,大概是這樣的︰中國學生的考題通常會問一些比較資料性的、能輕易在書本上查到的問題,例如甲午戰爭的經過、賠款、影響等;而歐美學生的考題則比較傾向令學生思考更多,例如問假設蒙古軍隊沒有攻打至歐洲,現在的歐洲會在政治、社會、經濟上會是甚麼境況等。又記得之前有權威機構做過統計研究,發現中國學生的基礎知識比歐美學生為強,但創造力則相反,歐美學生更勝一籌。這兩件事說明了甚麼?

內地、香港、澳門以及台灣,用的都是較為傳統的一套,簡單來講就是一直為人詬病的「填鴨式教育」,硬把一大堆資料灌輸給孩子,整天要求學生背這個背那個。我絕對認為背誦是學習知識的不二法門,也知道很多基礎知識也必須由背誦開始。但是,正如著名物理學家愛恩斯坦所言︰「書本有的東西我是不會背的。」我們何必迫學生去背一些背了也不見得有任何用處的資料呢?注意,我稱學生被迫背誦的東西為「資料」而不是「知識」,因為就正如上面甲午戰爭的例子,中國賠多少兩白銀、不平等條約有甚麼內容等,完全可以在書本翻幾翻就查到,如果在互聯網搜尋則更加快。這些東西我們要求學生們背誦,又有甚麼意思呢?

相反,外國教育方式則較注重學生發表其個人見解,再以歷史科為例,人家問學生的,並不是問這些所謂「資料」。即使同樣是考甲午戰爭歷史,他們的問題可能會是「如果清廷沒有挪用軍費擴建頤和園,中國海軍得以強大的話,現在的亞洲會是甚麼的局面?」之類的問題。他們所著重的,並不是要學生背誦一堆又一堆的資料,而是通過學習知識,培育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中國千百年來就是一個屬於考試的國家,試想想多少莘莘學子埋首苦讀十年寒窗,都只為在科舉上考取功名,謀得一官半職。由高考、大學入學試、甚至中小學的考試等可以看到,學生的生涯已由學習知識、培育個人獨立思考能力演變成為應付考試。因為整個社會遊戲規則就是這樣,成績好、多參與課外活動就能獲得更高的賞識,導致整個社會的應試文化非常嚴重,甚至出現某校碩士生見工二百次不果的那種疑似「高分低能」的現象。

另一方面,中國式的教育,不只是上述的填鴨式教育那麼簡單,中國式教育並不著重學生從中學到甚麼知識和人生道理,與其說是教育,倒不如說是一種職前訓練好了。澳門舉行首次中央招聘,近兩萬人瘋狂報考,為的就是能獲得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人望高處,政府工正所謂「人工高福利好」,吸引眾多青少年目光沒有任何不對。只見報名的一個個年輕人,均出示大量甚麼證書、文憑之類,彷彿他的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都在學習這些證書上所載的技能,準備將來考入職試之用,但究竟有幾多人能在童年時真正享受到兒時的快樂呢?

教育並非職業訓練,將教育與將來的職業究竟需要甚麼技能來掛勾,簡直就是扭曲教育的本質與意義。教育真正的意義,是希望通過傳遞知識,令下一代傳承上一代累積的智慧,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轍,以及教導下一代人生的道理,使他在大千世界短短人生數十年間得以受用。

對了,還有一種中國式教育剛才沒有提到,那就是︰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