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保安司著令嚴肅徹查獄警涉嚴重違法
  • 女獄警涉勒索釋囚 懲教管理局: 嚴懲不貸
  • 聖母像巡遊活動 多處道路週一晚有限通車
  • 三項資助整合至免費教育津貼
  • 澳門醫務界成立雙慶活動籌備委員會 傳承和弘揚愛國愛澳優良傳統
  • 石排灣線列車測試意外調查完成 當局確認涉人為錯誤
  • 深合區: 深入推動護理事業高質量發展
  • 內地舉行防汛防颱風演習
  • 江西省中醫藥考察團訪澳冀拓市場
  • 三項資助將整合至免費教育津貼
  • 【根據合同追責】石排灣線列車測試意外屬人為錯誤
  • 彭麗媛與匈牙利總統夫人參觀布達王宮
  • 【第31屆葡語通訊論壇舉行】郵電局冀加強業界對AI技術認知
  • 美國據報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等加徵關稅
  • 羅立文:正研究電信業改革工作
  • 現金分享7月起依次向合資格居民發放
  • 當局確認輕軌事故涉控制中心指令員人為錯誤
  • 科技發展基金將重新制訂資助規章及獎勵計劃
  • 當局冀加強AI技術合作保私隱安全
  • 今年現金分享7月起發放 預計涉財政開支73.6億元

陳明金關注水浸治理整體規劃

2014-03-28 00:00
【本報訊】澳門水浸困擾居民多年,雖然按照政府的統計,經過多年的治理,水浸黑點有所減少,但是,去年五月三次大水浸,除新橋、內港等傳統黑點例牌出事外,不少新的水浸黑點相繼出現,澳門部分地區幾成澤國,居民損失慘重。

內港治水,施政方針幾乎年年都提,二零一一年成立了「內港區域水患整治研究跨部門工作小組」;二零一二年制訂了短、中、長期整治方案,短期措施會開展「澳門內港碼頭臨時防洪工程」,以見縫施堵的方式,按各個碼頭及堤岸的不同情況,加裝閥門、擋水墻等,加強內港岸線的防洪作用;然而,直到二零一三年七月始展開二十六號及二十八號碼頭第一期的臨時防洪工程,計劃建造一道標高約二點三米的擋水墻工程未見開展,可見短期措施才剛剛起步。內港居民恐怕今年雨季來臨,仍然只能望天打卦。至於何時會有中長期的治水措施,徹底解決該區的水浸隱患,也還止於紙上談兵。

至於去年的水浸重災區–仔舊城區、輕軌沿線以及石排灣公屋周邊,反映出離島區部分公共雨水管道排洪能力不足,為此,民署提出了擴容、分流、完善渠網等措施。但由民署網站可知,當局只進行了部分的渠道及道路工程,不少防洪及公共排水系統工程仍屬「將建工程」,未知具體何時開展。

地下渠網被喻為城市的良心,隨著高樓大廈不斷林立,城市面貌日益光鮮,地下渠網卻未必能以同樣的速度發展。水浸的根源在於城市開發建設的過程中缺乏科學規劃,管理者「重地表、輕地下」缺乏遠見。作為以民為本的政府,面對一次次的水浸場景,應該要認真吸取教訓,對於傳統水浸黑點,應該下決心迅速治理,對於新區的發展,與其事後修修補補,不如提前規劃,未雨綢繆,完善地下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設,為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生活環境。

為此,議員陳明金提出如下質詢:

一、水浸問題舊問題未完全解決,新問題又出來。當局是否掌握各個水浸黑點或公佈予社會,以備雨季來臨時,政府和市民提前做好防禦工作?

二、水浸治理是長期工程,需要「好天斬埋落雨柴」。眼見一些短期臨時措施落實進程滯後於預期,中、長期措施又不見出台,社會將問題歸責於跨部門工作不協調,互相推諉,特別是工務部門和民署之間。就澳門各區的水浸治理,工務部門、民署之間的責任如何劃分?又如何配合?

三、去年,政府提出加強內港岸線的防洪作用,以抵禦十年一遇的洪水為目標,但有關工程至今似乎並未展開。同時,結合其他水浸黑點的情況,政府有何整治澳門水浸的整體規劃以及具體的落實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