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當局因應五一假期交管和加強巡查
  • 五一假期料日均出入境68萬人次 週四五為高峰
  • 消防將加強危險品儲存地巡查工作
  • 文化局今年擬設“文物主題遊徑”專網
  • 甲足:賓菲加 10-0 士砵亭、嘉華 1-2 聯樂
  • 巴西企業代表團到深合區稅務局參訪
  • “養心殿”數字展體驗皇帝生活細節
  • 一劇兩地《千手千眼》在珠港巡演
  • 央積金特別注資七千元
  • 消防局頒發公績徽章和好市民獎
  • 央積金特別注資7000元
  • 巴勒斯坦料以軍未來幾天會進攻拉法
  • 有議員質詢生態島環評諮詢
  • 「水晶魚」民防演習 提升災害應對聯動效能
  • 澳膺ECTAA推薦旅遊目的地 兩旅遊盛會明年在本澳舉行
  • 旅博會約3.7萬人次入場 帶動旅遊消費逾550萬元
  • 商會:惠澳措施極大利好會展業 有力推動澳門建設「演藝之都」
  • 琴澳旅遊團七天內可多次往返琴澳 經辦旅行社須由深合區認定
  • 近8旬翁鞋藏48電腦處理器出境被截
  • 美大學反戰示威 再有過百人被捕

石屎爆裂鋼根變形 撤離家園惡夢開始

2014-04-13 00:00
二零一二年十月某一日,澳門發生開阜以來首宗因為建築物結構出現嚴重問題居民要立即撒離的突發事件,位於沙梨頭海邊街兩幢大廈包括善豐花園停車場的主力柱出現石屎爆裂露出變形鋼根;鄰側的廣興大廈多個樓層牆身亦有不同程度的剝落及裂痕。消防接報到場將兩幢大廈的住戶疏散,因恐有塌樓危險,警方封鎖沙梨頭海邊街近水上街市往提督馬路的路段,工務局隨後派員到場即場驗樓,當晚廣興大廈解封,但善豐花園的住戶被禁止進入大廈,當局對受影響的住戶登記,暫時安置到安全的地方,並立即對大廈展開加固工程,但居民無想到這次離開再也無法返回家園。在政府決定封樓後,近兩百戶居民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匆匆忙忙執拾細軟搬離家園,在政府按排下臨時入住酒店,然而這只是惡夢的開始。

水泥強度不合格

善豐居民有家歸不得,一下子彷如天崩地裂之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叫人不知所措,事發初期居民在政府同團體協助下,不致於琉璃失所,暫時得到公帑塾支租住房屋,或投靠親人。雖然不知往後如何,但暫且能穩住陣腳,再從詳計議。居民本以為政府開口幫手,問題應該很快得到解決,奈何時間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重返家園的希望愈越。由於善豐出現罕見的爆柱情況,當然要查明原因,究竟是石屎出問題抑或受鄰旁地盤工程影響。出事後政府搵來香港專家檢測鋼筋水泥,當時的檢測報告顯示,有關主力柱石屎強度只有正常的三分一,水泥含量特別低,只有百分之四點九,旁邊其他支柱水泥含量就有百分之十三,連專家也稱難以理解。該主力柱原本設計可負重六百多噸,但水泥含量低得嚇人,不到其他支柱百分之四十,石屎質量差,碳化程度大,強度超低,專家認為是爆柱的主要原因。

報告未查出真兇

但報告推斷爆柱可能同水泥出廠質量或地盤施工程序有關,甚至兩個原因一同出現都有可能,究竟中間出現什麼狀況?需要進一步查明。而大廈完成臨時加固工程後,無即時倒塌危險,專家稱理論上可以修復,但並非易事。由於該份報告只針對大廈結構展開分析,故未有確定事件的責任方,究意誰要負責無人知,小業認為報告不究全面,要求繼續調查,既然找出問題的源頭,支柱本身有問題是不爭事實,何解一年過後未抽出責任方,期間只有政府同小業主不斷開會,十分吊詭。政府更曾開出兩條路該畀居民選擇,一就政府貸款復修,不然小業主自行想辦法重建。當然重建是最理想,責任方未找到,資金何來,結果一再開會商議都毫無進展,居民愈發焦急與忿怒。由信任到失望,居民覺得政府“做唔到?”,並非真心幫小業主抽查真兇重建家園,即使團體介入協助亦於事無補。政府之後找來澳大進行補充性研究,並開展行政調查。

相關者置身事外

追究責任人是居民所期盼之事,由於情況相當複習,責任誰屬?之前的調查報告都無一個肯定答案,政府介入不亦未能迅速解決事件,久而久之,令事件演變成小主業主與政府之間的角力,當中更莫名其妙產生出極大矛盾的敵對關係,反而從表面證據看上去理應要負責的人,卻可以置身事外,事不關己站在旁邊睇這場「大龍鳳」,百思不得其解!政府稱技術報告不會指出責任人,必須完成行政調查才能確定責任方,現時等要等澳大報告公佈,連同之前香港專家的報告一併分析,待完成行政調查,便會得出責任方。澳大這份可謂關鍵報告,但報告屬於補充性調查,調查方向集中點無人知,極能是另一份技術報告,對追究責任毫無幫助,政府單憑呢兩份學術性報告調查,恐怕找不出答案。如政府所言,若跟據兩份報告能調查出結果,當然是好事!惟終最事與願違。

 

 

 

追責一年多不果

小業主瞓街抗議

善豐花園主力柱爆裂事件罪魁禍首是誰?將近一年半時間依然未查明真相,直接影響大廈修復或重建工作,居民有家歸不得,在外租住一年搬四次,當中有苦自己知。善豐小業主斥政府並非真誠實意幫助居民解決事件,多次會議均未能促使事件得到合理解決,小業主去信特首辦、中聯辦,甚至向署政公廉檢舉,似乎徒勞無功,未能讓問題明朗化,最終令事件升溫,居民按奈不住內心不滿情緒,決定來一場瞓街大控訴,佔領大廈對開馬路紮營抗爭,有老有嫩。善豐小主業看來已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目的是要迫使政府進快出手抽出真兇,好讓小業主追討責任,重建家園。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下午二時半,約有五十名善豐花園小業主返回位於沙梨頭海邊街的大廈拉起橫額抗議,警方派出多名警員把守大門,禁止居民進入大廈,有小業主行出馬路表達不滿,一度令馬路交通受阻,隨後有住戶代表勸籲下居民返回路邊繼續表達訴求,期間有多名小業主嘗試突破警員人鏈衝入大廈返回住所,雙方發生碰撞,有人跌倒地上,引起一陣混亂。之後有數十名居民再次站出馬路,甚至?在地上以示對政府處理善豐事件的不滿,警員未有制止,但將該路段封閉,禁止行車,並派出大批警員到場戒備。小業主索性在馬路上架起帳篷駐紮,未有帳篷的人士就用紙皮舖在路面席地而睡,並稱已經訂了約一百個營具,備好水、麵包和生果,計劃日夜留守,準備長期作戰。現場居民要求行政長官崔世安或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到場對話,否則「不見不散」。

當日下午稍後時間,法務局局長張永春和社會工作局局長容光耀到場與駐紮馬路的小業主商談,聽取他們的訴求。張永春稱,現場是馬路,不便於交流溝通,建議當晚與小業主在工務局開會,但堅持留守現場的小業主認為在善豐花園開會是最適合,或者到附近的坊眾學校開會,雙方最後決定在沙梨頭坊會舉行會議,三位議員何潤生、高天賜和吳國昌出席。而入夜後,陸續有小業主來到「營地」加入抗爭行列,人數超過一百人,他們堅決留守現場,直至政府有滿意答覆有止。當晚三小時會議結束後,小業主代表稱,不滿意政府未有回應居民訴求,會議並無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一切要第二份調查報告公佈,才能再作決定。

質疑自己查自己

其實小業主居民訴求很明確,就是要政府查清事件責任人,給予小業合理賠償。善豐小業主強調,賠償與事後選擇修復或重建,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但政府卻提出“邊拆邊起訴”的雙軌併行方法,簡直荒謬和不實際,“拆?就無哂證據”,若果取得賠償,修復或重建由小業主自已決定。可惜政府把追究責任推回小業主身上,向外稱小業主未有主動提起訴訟。處身置地想想,小業主要提訴存在很大困難,因為事件的潛在責任人太多,包括建築商、大業主、鄰旁地盤、工務部門,甚至小業主本身都有可能要負上一定責任,連劉仕堯司長亦坦言政府可能是被告之一,若然打官司,小業主亦難以承擔龐大訴訟費用。小業主更提出既言政府可能?責任一方,單憑政府的調查報告提出起訴成效存疑,根本是“自己查自己”。而小業更無能力自己去調查,所以希望由獨立的司法單位介入作全面調查,但政府一直漠他們的訴求。

居民對政府失信任

由劉司長率領政府跨部門與小業主代表開會無結果後,紮營抗爭進入第二日,特首一度邀請小業主到政府總部開會但被拒?,他本人亦未有到場與小業見面,但在公開場合稱,政府重視依法追究善豐花園事件責任的問題。一直關心善豐事件的發展,盡力幫助小業主,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依法與小業主一起面對問題。他呼籲小業主繼續與政府商談,尋求解決的方法。晚上特首辦公室主任譚俊榮到場慰問聚集的小業主,又呼籲小業主顧及自己健康,不應該繼續違法破壞社會秩序和影響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盡快撤離,讓該區恢復秩序。譚俊榮更進入善豐花園視察加固工程,短暫逗留數分鐘,期間一度有小業主不滿鼓譟,有人高呼“返屋企”。正當大家揣測居民瞓街行動會否持續下去,現場卻傳來警方清場消息,有小業主指收到政府訊息,擔心在場婦孺和長者在清場期間受傷,故呼籲大家結束集會,雖然有小業主不願撒離,但最終還是結束逾三十個小時的札營抗爭行動。事件雖然暫告平息,但小業主興政府之間的矛盾未有化解,甚至有惡化跡象,居民對政府失去信任。

 

 

 

 

政府搞唔掂善豐陷疆局

社會援手助小業主重建

政府跨部門跟進小組公佈善豐花園補充性調查及三項行政違法調查結果,費時一年多,得出主要責任人是承建商及指導工程師的結論,似乎是將事實作一次確定而已!更甚的是善豐花園落成已經超過五年,法例上不可對兩人懲處,而當年善豐興建時,負責監管的稽查亦在多年前過身,變相查出責任人但無法直接歸責,政府的說明以及向小業主提供的意見,亦未見有太大突破,小業主要追究依然要透過民事訴訟,這樣「結局」並非小業主想見,不然一年前便可以下這個決定,何需等至今時今日,打官司對小業主而言是沉重負擔,不論金錢和時間都承受不起。小業主面對一查再查仍查不出公義來,既茫然又憤怒,結果調報告公佈後,政府原定當晚與善豐花園居民舉行說明會,由於小業主怒心難掩,會議未開便在居民喝倒采中不歡而散。正當事件陷入疆局之際突然傳來好消息,有社會人士及團體紛宣佈墊支助小業主重建,令小業重返家園的心願露出曙光。

警方清場抑對立

報告公佈後小業主再度紮營?街抗議,但在警方強行清場,雙方一度發生肢體衝突,最後在居民「企硬」的情況下,警方不得要領,只能暫停行動再部署,數小時後警方再次「強攻」,驅散及抬走?街居民,成功清場,並以加重違令罪拘留該七名小業主,當中有四人因在清場過程中受傷,反告警方濫用武力。一時間,政府和居民的關係陷入空前惡劣。政府再次招開記者會,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指責小業主“唔睇報告,一句唔講就採取其它行動”,與當初的訴求完全不一致,認為現時已無法開展下一階段工作,促小業主清晰提出真正的訴求。據法務局局長張永春稱,政府與善豐小業主過去已多次商討各種解決事件的可行方法,例如透過非司法訴訟方式處理事件,但最終都不成功。他認為現時唯有實事求是,面對現實,透過司法訴訟方式查清事件責任的最終歸責。其實政府一直鼓勵小業主盡快提出訴訟,並一再提出“雙軌並行”方法,認為在司法訴訟期間也可重建或修復善豐。不過政府說明只能塾支修復卻不能塾支重建,若小業主選擇修復大廈,目前的樓宇維修基金未必完全適用善豐個案,但政府會考慮完善制度,協助小業主重返家園。不論修復大廈、提供租金及安置等均有法律依據,但目前沒任何法律制度可以讓政府墊支的方式協助重建,政府又以新橋區的鉅富花園作例子,重建要靠業主自行解決。

反駁訴求不清說法

對於政府指小業主訴求前後不一,善豐決策組發言人黃國徽反駁稱,小業主訴求一向很簡單,作為小業主只想有個安全的家,當然希望重建,“唔知司長點解話唔清晰”,之前在商討過程中有人曾提出“三七方案”,即居民支付三成重建費用,當時有超過八成小業主同意,惟無下文,至於政府提出雙軌並行,“一邊追一邊整”根本不可行,破壞證物如何追討。他指出,現時兩份報告都稱可以修復,但方法不同。第一份稱可以唧起建築物換柱,第二份又稱不可能,即使修復後亦非原貌。其實大廈仍不斷惡化中,出現許多新裂紋,有誰敢講安全。對於政府指報告可作為訴訟時的有力證供,但小業主一直批評查報告欠全面性,只屬局部調查,質疑當中有利益輸送,並要求公開與香港專家和澳大專家的調查協議內容,不排除會向港澳兩地廉署舉報。政府調查指事件與旁邊地盤拆卸及地基工程無關,但小業主指坊間早已有傳該地盤的顧問公司與工務局局長賈利安妻子有關,分明“自己查自己”,絕不可信。不過政府提出反質疑,指報告結果若必須為小業主所接受,何來獨立性?

業權問題未解決

現時據善豐決策組稱,現時稱大部份的小業主都願意“夾錢”協商重建,但問題是百分百業權問題難以解決,希望政府在這方向上協調。不過打從一開始,政府和居民雙方的意向並非走在一線上,加上一直以來所謂協商,只不過是政府與民居開會商討解決方法,惟最終調查報告公佈後,令事態發展轉趨疆化,善豐小業主何時再與政府坐下來商談,仍未有最新消息。而善豐抗爭行動被警方清場後,居民退到善豐花園停車場出入口處紮營,拉起橫額抗議,看來準備長期作戰,但暫未見有下一步行動。不過工務局警告進入善豐的小業主,若對公眾安全產生影響,不排除會按照法律採取行動,隨時再爆發另一輪衝突。正當事件陷入疆局,小業主不知所措之際,卻出現有突破性發展,在調查報告公佈後「有責歸不得」,政府無法塾支重建的情況下,社會人士和團體紛宣佈塾支協助小業主,作為善豐重建的起動資金,小業主對有善心人墊支重建善豐感到高興,認為重建曙光,但接下來還有業權問題要解決,並一再批評政府在善豐事件中將所有責任推卸給小業主,是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