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琴澳旅遊團人數至少2人 最多40人
  • 深合區料"團進團出"促澳琴融合發展
  • 香港珠寶製造業廠商會到橫琴深合區考察
  • 政府部門:新政策助力適度多元
  • 粵公安廳五月起推兩地牌便利措施
  • 林宇滔質詢生態島環評諮詢
  • 廣州鐘落潭鎮受龍捲風廣泛破壞
  • 全國政協常委料政策有助經濟多元發展/澳區人大冀政府用好新政策
  • 旅業:政策帶來更多資源 //商會:政策助力“演藝之都”發展
  • 大陸將恢復福建居民到台灣馬祖旅遊
  • 馬斯克訪華據報尋求在華推自動駕駛
  • 中國發布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機械人
  • 旅遊局:滿意今屆旅博會成效
  • 嬰幼兒體育嘉年華促家庭和睦
  • 團體辦下環巡禮冀推文化旅遊發展
  • 團體辦步行活動為特殊人士籌款
  • 塔石藝墟今結束 檔主嘆天氣影響銷情
  • 琴澳旅遊團參團旅行社須由深合區認定
  • 全澳排球聯賽女子甲組:凌鋒A 0-3 紅藍
  • 尤伯盃:中華台北4比1擊敗馬來西亞

陳明金質斑馬線設置

2014-12-20 00:00
【本報訊】要解決澳門錯綜複雜的交通問題,除了落實公交優先、盡快完成輕軌建設、科學控制車輛增長等等,還要檢討現有的交通配套設施,比如斑馬線、交通燈等的設置和規劃,多種措施有機配合,才能事半功倍。

然而,澳門斑馬線上屢出交通意外,不少市民投訴斑馬線的設置存在問題,如:同一街道兩條斑馬線、紅綠燈的間距不足十米,車輛需經常停車讓行人橫過馬路;車輛轉入路口時,常會遇到斑馬線;一些斑馬線設置在街口讓先符號的前面,很多情況下當車輛減速在讓先符號前,須再駛至斑馬線上才看到路口其他行車道上有沒有來車;等等。

最典型的就是高士德,現在每隔十米左右紅綠燈、斑馬線交織,每次只有三到四輛車可以通過,原本暢通的高士德大馬路現在被交通燈分開為數截,駕駛者要最少擠塞多次方能逃離「交通燈迷陣」,不少的士司機訴苦表示,的士不願進入該區,事出有因,幾百米的距離,開開停停四五次,又耗時又耗油,直接增加營運成本。而且汽車頻繁啟動、剎車和低速行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物要比正常行駛多很多,對環境造成莫大污染。

為此,議員陳明金提出如下質詢:

一、汪雲局長曾經講過:「如果不控制車輛,至二零二零年,高士德馬路的行車速度只有每小時五點六公里,由紅街市往士多紐拜斯大馬路,行路會比駕車快。」事實上,不用等到二零二零年,現在高士德大馬路的駕車速度與行路速度似乎已經不相上下,居民怨聲載道。就該區的斑馬線、交通燈等設置是否需要檢討?

二、澳門車多、人多、路窄,人車爭路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如何調解行人和車輛的矛盾,需要當局科學規劃整體交通輔助設施。澳門斑馬線、交通燈數量龐大,選址等存在不少問題,是否需要整體分區檢視,加強巡查,糾正或取消不合理的設置?如何在保障行車行人安全、減低行車速度增加擁堵率、環境污染、便利行人過馬路之間取平衡,科學合理分配安裝交通設施?

三、很多城市已不存在單純依賴斑馬線的過路設施,盡可能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行人天橋或行人隧道,讓行人安全橫過馬路,即使使用斑馬線,同時配上紅綠燈的過路裝置,以限制駕駛者與行人雙方使用道路的時間。然而,本澳很多道路包括一些主幹道,仍然依靠斑馬線作為行人的主要過路設施。在一些交通主幹道,當局是否應該採用多種方法解決居民安全橫過馬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