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新聞

珠舉辦和諧醫患圓桌會議 吸引珠三角逾百社工出席

2013-12-09 00:00
 【記者陳藝珠海報導】為了提出促進醫患關係改善的有效建議,並對衛生行政機構的政策導向產生積極影響,珠海市第九屆社會科學普及周系列活動之「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圓桌會議」於十二月六日成功舉行。本次會議共吸引了珠三角的近十五家醫務社工行業及社會非營利性機構代表,逾百名社工相關人士出席。
 本次會議由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珠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承辦,珠海市社會工作協會協辦。廣東省衛計委副主任廖新波,北京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系劉繼同教授,澳門醫務社工協會副會長吳華康,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林平光,UIC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專業主任黃匡忠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本次會議,並與參會者深入探討了醫務社會工作者在醫患關係中的角色、意義與作用。
 廖新波在會議上表示,在目前中國的狀態下,醫患關係應為「戰友」關係。他表示,溝通需要理性、真誠。如何解決醫患關係,不能只靠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這需要大家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醫患關係。醫生需要因病施醫,醫學具有未知、變化性,這都需要資訊溝通,社會工作者的出現非常重要,可以讓醫患關係進一步和諧。同時,廖新波稱,醫務社會工作者是一種能人,是很好的調劑、緩解。他們必須懂得醫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涉及的科目非常廣泛。
 如何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劉繼同教授表示,這是大的制度問題,雖然社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更為重要的第一個是制度性的設計,即頂層設計,而目前中國的頂層設計還不清晰;第二個是衛生財政學,當醫生與病人之間無利益關係時,醫患關係才能和諧。中國最大的問題是醫療保險基金如何用好,目前中國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是經濟關係,這個是醫患問題最根本的原因。
 黃匡忠教授介紹了香港的醫療體系特色與醫患關係現狀,他表示,香港病人的投訴、衝突也非常多,但香港的醫務社工不處理病人投訴,由香港醫管局成立的病人聯絡系統中的病人聯絡主任負責。黃匡忠介紹道,內地有的醫院設有病人聯絡崗,由義工負責,這非常有創意。吳華康作為澳門醫務社工代表,也介紹了澳門醫療福利體系。
 UIC教務長、科研處處長張根發教授與珠海市社會工作協會副秘書長張曉熠為本次會議致開幕詞。張根發教授表示,期望能通過本次會議傳播和諧理念、傳承文明、創新理論、服務社會的目的。同時,UIC二零一三年珠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有五項課題獲得立項與資助,期待大家積極參與,為共同推動珠海市和諧社會與文明城市的建設做出貢獻。張曉熠也表示,社會工作應該在提高社會治理水準、共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有效作用。◇

華僑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