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新聞

對澳人澳地構想表訴求 街總北辦一行訪房屋局

2014-04-27 00:00
 【特訊】日前,街坊總會北區辦事處主任周宜心、房屋關注組召集人梁桂萍和馬黑祐坊會副會長蘇祥基、副理事長胡紅等五人拜訪房屋局,得到局方公共房屋廳廳長陳華強、公共房屋監管處長伍祿梅處長的熱情接見;就雙方共同關注「澳人澳地」政策及其相關房屋問題與局方進行溝通、交流,藉此透過共識,促進居民安居樂業而作出努力!
 蘇祥基表示,樓價持續高漲,已遠遠超出普羅市民的實際購買力,居民無奈將置業希望寄託於經濟房屋上,於上月底截止的新一輪經屋申請,房屋局共收到四萬二千多份申請,但實質上可提供的單位祇有一千九百個,如此懸殊對比之下,反映社會對經屋的需求已經到了十分之殷切及緊張的程度。提醒政府必須高度關注。
 坊會認為,備受關注「澳人澳地」概念,最根本的核心價值是土地資源問題,除建議在新填海土地中預留八成以上土地發展「澳人澳地」,將現有的及未來的土地資源挖掘出來,以作「澳人澳地」及興建經屋社屋之用途,並建議,藉舊區重建的「有利條件」機會,適當向空中發展,將土地釋放出來,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重建祐漢舊區為試點,釋放土地,將剩餘的房屋單位以作「澳人澳地」用途,此舉不但可增加大量房屋供應,紓緩社會需求,同時,對今後方向性的舊區重建提供一個宏觀的發展藍圖!
 特區政府早前委託澳門大學和理工學院開展「澳人澳地」政策研究,但坊間質疑有關的報告欠缺實質內容。特區政府五月開始對「澳人澳地」進行諮詢工作,希望「澳人澳地」能喚起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定義一定要清晰、鮮明,「澳人澳地」是真正為有需求住屋的澳門人而設。「澳人澳地」、「經濟房屋」、「舊區重建」,三者相輔相成,都是解決居民住屋的最佳辦法。但坊間有疑問,就是「澳人澳地」是否會與經濟房屋相爭土地資源。澳門居民正期待特區政府制訂的「澳人澳地」政策更具民意,並真正能讓居民安居樂業。
 坊會亦表示,隨著萬九公屋落成,越來越多居民遷入氹仔、石排灣等公屋群,不少新搬遷的居民向坊會反映公屋配套及相關社區設施完善性,方便居民適應新社區的衣、食、住、行生活環境;例如衛生中心、交通、教育以及各種服務 業配套等。逐步完善有關配套、設施,改善新社區居民的生活質素,以體現特區政府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
 坊會秘書長胡紅表示,祐漢舊區不少居民亦被樓宇滲漏問題所困擾,祐漢新邨七棟樓宇樓齡超過四十年,樓宇設施不斷老化,坊會多年來協助居民跟進不少有關問題,個案由接手至完成,跟進所花時段幾月至幾年不等,確令受害家庭長期飽受滲漏之苦,政府雖於數年前成立跨部門樓宇滲漏水聯合處理中心,居民期盼可加快處理時間,但實際運作上與居民期望仍有一段距離,坊會促請政府有關部門,加快處理相關個案,協助居民早日解決滲漏難題。
 陳華強回應有關意見時表示,制訂「澳人澳地」政策,涉及跨部門工作,政府歡迎社會提出意見,以利共同完善政策方案,而公共房屋是房屋政策的一大部分,局方今年將重點處理社屋分配工作,按既定程序安排合資格家庭、人士上樓。對於樓宇滲漏問題,由於過程牽涉逐層檢查、專業測試等較複雜的程序,房屋局將繼續加強大廈保養維修意識,協助業主預防及解決大廈設施問題。伍祿梅還介紹了湖畔與石排灣公屋的社區設施,除已經投入運作的停車場、食店、購物中心、衛生中心、社會服務中心外,未來將陸續增加學校、街市等配套設施,房屋局強調在商戶招標的過程中會考慮居民的需要,並歡迎市民向當局提出意見;雙方還就舊區重建及關注社會民生之相關事務等問題坦誠進行交流。◇

華僑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