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新聞

葡設計師就整體環境佈局提兩優化概念方案 倡輕軌觀音像路段降回路面

2014-07-17 00:00
 【專訪】觀音像的葡籍設計師李潔蓮及宋玉生公園的葡籍設計師卡法蘭來澳,為輕軌「城巿日走線」的觀音像一帶景觀環境提出新的設計概念。當中設計師作出重大改變是,將輕軌經過觀音像的一百米路段由原來高架改作降落在路面行駛,避免之前最大爭議的「鎅開觀音像」觀感;李潔蓮則師表示,這設計意念是基於對觀音的尊敬。至於整體環境佈局,就有兩個優化概念的方案;其一,以空中花園連接宋玉生公園與觀音像及整個海濱綠廊,形成一個整體休憩區域;其二,以地底隧道通向觀音像,亦是與未來海濱綠廊連成整體休憩區。而這兩個方案都維持由松山直通到海邊觀音像的「景觀走廊」不變,而方案一還可為巿民提供整片綠化的休憩區。李潔蓮表示,近年澳門空氣不如過往,維持由松山直通到海邊的通道,這還是「空氣走廊」,可有助作為市肺松山的清新山氣通向巿區,而海風亦可吹向松山方向,從而形成整個空氣流通的環境。
 運建辦副主任李安德及工務局城規廳廳長劉榕等陪同李潔蓮則師,向傳媒介紹經大幅修改輕軌澳門半島線南段「城巿日走線」的新設計概念。之前,當局提出的輕軌高架橋方案,在經過觀音像時予人有「鎅開觀音像」的觀感,備受坊間批評及佛教界人士質疑。為此,政府特別從葡國邀請了觀音像的設計師李潔蓮及宋玉生公園的設計師卡法蘭來澳,為輕軌「城巿日走線」的觀音像一帶景觀環境提出新的設計概念。運建辦表示,其中共同商討輕軌如何作更好的景觀融合,以及優化海濱的整體佈局。而運輸基建辦公室聯同交通及城規部門的代表,與兩名設計師舉行多次會議,就新口岸輕軌高架橋設計涉及的多方面內容進行溝通交流。
 李潔蓮則師曾在澳門工作生活前後有八年時間,她表示,在一九八八年來澳入職市政廳至一九九一年,其後返葡工作。後來應澳葡政府邀請,再次來澳工作設計了觀音像,今次再來澳為觀音像一帶景觀環境提出新的設計概念。她為此感到高興,「我覺得自己是澳門人,是澳門一份子。」所以,在今次設計時「 是用心設計。」
 而在澳門期間,她多次於早晨時分到觀音像一帶觀察及思索設計意念。她表示,面向著觀音像做三個伸展動作。一是雙手向上舉起,這是尊敬觀音;二是雙手向前伸,那是要將影響觀音像的障礙推開,要讓觀音像與輕軌的距離隔得遠;三是雙手向下壓,此是將原來高架輕軌向下降。李潔蓮則師笑說,做完這三個動作就舒暢地呼一口氣,因為現在的新方案解決了原高架方案的三個問題,「完成工作了。」另外,作為設計師也不只是思考硬體設施,更多的應是人文關懷,則師在第一個方案採用「空中花園」,就是希望給市民更多些休憩空間。她甚至連種什麼植物都有考量,建議種植「藍花楹」的紫色花朵,可與蓮花座窗子的紫玻璃有互相呼應外,更有這樹柔和可有助人們安靜心靈。◇

華僑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