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新聞

培養學子品格及人生價值觀 學聯倡建公民教育基地

2014-10-02 00:00

【特訊】現今,培養莘莘學子成長已成為社會一大重要課題。教育是立國之本,國運興衰,繫於教育。學聯副理事長方海金認為,培養學子成長,必須從教育著手。透過教育可加強學子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培養學子高尚的品格、積極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建議推動本土教育,凝聚學生歸屬感,建立教育基地,培養學生愛國愛澳情愫。

在本土教育的實施上,方海金認為政府可與校方合作,增加參觀活動的頻率,舉辦針對各校、各社區的流動展覽,又或是著重對某些展現澳門特色的博物館、建築,如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澳門博物館、澳門基本法紀念館,舉辦一系列入校講座,進行專題演講,同時,也讓學生就某一特色建築物或著名的澳門歷史事件等進行多方面的專題探討和報告,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挖掘澳門的奧秘,了解澳門的歷史,這樣既訓練學生資料搜集、歸納思考的能力,更是增添學生對澳門情況的了解。

方海金稱,其實回顧澳門自身底蘊和條件,澳門本身就有實行本土教育的深厚基礎,若自小就對澳門年輕一代進行本土教育,使其增加對澳門作為自身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加強自身作為「澳門人」的認知和使命感,就能使他們自願去了解所有與澳門有關的事物,諸如澳門的政治體制、民生民情、經濟發展等,並積極參與政府及社會各階層人士展開理智而深入的探討,求同存異,和平而理性地尋找真正有益於澳門的策略,而並非誤聽一面之詞,或是為以尋求認同感的原因而去作出激烈的行為。

澳門學生是澳門未來的希望,做好這一代的教育工作才能使澳門發展得更好,而欲要使澳門學生能全心為澳門設想,最應實行澳門本土教育、公民教育和愛國教育。方海金指出,除本土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施行,落實基本法的最大動力是愛國主義的推行,認識《澳門基本法》乃是作為澳門公民的責任所在。

但目前本土教育的政策不僅欠缺,而且乏味,建議可先從加強澳門歷史、澳門文化的教育開始,以便增強其「澳門人」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其次是公民教育,必須讓成人和學生都了解清楚公民義務,使其懷有一種國際公民的觀念和行事規範,作為其行為指導,在有兩種教育作基礎下,使大眾深入了解基本法,那麼為澳門、為國家,理性愛國的觀念自然深入民心。當這三種教育都能配合,相輔相成發揮最大效力和感染力,我們就將有更多時間來探討澳門的未來發展、澳門的經濟地位、澳門的文化定位等各種社會問題。

《澳門基本法》是澳門的根本大法,它使「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得以成立和實踐,保障澳門五十年不變,同時也是基本法讓我們能以「澳門人」的身份承擔起澳門的未來,教我們敢於發言和討論澳門的發展。他相信,若政府向學生階層宣揚《澳門基本法》得到成功,即意味著日後他們會為澳門的未來著想,長大後將會有意識地向其下一代灌輸基本法知識,愛國主義教育將形成一個正面的循環,代代傳授,自然所有的澳門人也就知道甚麼做法才是對澳門的未來是最好的,縱然政府的某些提案也許市民並不理解,也會知道平心靜氣的全面了解和商議將會比激動的遊行更有力量叫政府作出令人滿意的改變。

華僑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