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正確發展之道須嚴守街線圖

2014-01-12 00:30

位於渡船街街角的舊式小屋因無視街道準線圖所載建築限制進行拆卸而成為矚目的新聞,是次拆卸工程不僅對一座富藝術價值的建築造成破頂式的損毀,還損害到街道準線圖的存在價值及其應有的尊嚴,讓人質疑擔起規範地段發展重任的街線圖以至其他都市建築條例的實施成效。
回顧過去的保育事件,許多時候都是由民間的零星關注演變成社會議題,方可挽救某一建築物或景觀,其原因之一是由於本澳多年來 “重工程,輕規劃”的發展思維所致,單體建築申請只要符合基本建築和防火條例,原則上已有條件獲批,而對於建築本身的歷史背景﹑構件特徵以至新建樓宇對周邊景觀影響的分析則近乎 “零考慮”, 使到舊建築易被清拆和景觀易被遮擋。反觀此次清拆事件中渡船街1E號地段的第2012A076號街線圖,地段清楚分為三個限制分區且註明 「保留現有建築物」和 「非建築範圍」等發展限制,從中可見工務局有意保護原有建築和將其別墅式的前院空間佈局延續下來。遺憾的是,該舊式建築逃過被剷平的命運,還要依靠社會的關注力量而非官方對規劃文件的執行。一張尚在生效且經過周詳規劃分析的街線圖為何難以落地實施?問題主要在於城規分析欠缺法律位階和城規師於工程施工階段缺位兩個方面。
目前工務局所提出的城市規劃分析僅屬意見性質,並無法律約束力,建築審批部門即使略過有關意見亦可孤行按現行建築條例審批建築項目申請。此外,是次清拆事件亦揭露出負責城規分析的部門一經發出街線圖已可 “退場”,在隨後開展的施工及驗收流程中沒有設立城規監督和意見回饋機制,造成 “始管終放”的情況。故此建議在《城規法》實施後,可考慮先為內港區及新橋區等特色老建築較為集中的區分編制法定圖則,為分區內所有地段訂明相應的基本發展條件,並仿效新加坡牛車水社區的做法通過制定各區的 「城市設計指引」使城規部門有適當的技術工具更有力地維護區內如飾面﹑小騎樓和百葉窗等具延伸價值的建築風格。與此同時,在《城規法》的大框架下訂立法定的城規監督和通報流程,在特定建築發出拆卸准照前必先以書面知會城規部門,而在審批圖則以至樓宇驗收階段亦應考慮須經專業認證的城規師簽閱方可合法通過,以確保地段發展切實履行法定圖則規定的開發控制及其相關的設計指引內容,防止 “走漏眼”的審批結果。
作為體現宏觀的總體規劃落實至單幅土地的街道準線圖,它是一份讓城市在樓宇建設層面上走向正確發展之道不可或缺的官方規控文件,其存在價值理應得到政府本身﹑土地業權人及市民三方共同尊重和遵從。倘一幅小地段的規劃限制都實施不了的時候,或當一個建築項目可輕易豁免遵守建築物投影條例和樓宇間距的通風原則,試問指導整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城規法》的執行和認受性又從何談起?
胡玉沛
街坊總會社會事務委員會委員

正報新聞



關注CyberCTM